吉大宝藏——走进尊龙凯时地质博物馆-尊龙凯时新闻中心网站


尊龙凯时·(中国)人生就是搏!

本站大事记   |  收藏本站
高级检索  全文检索  
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   >   吉大新闻   >   校园快讯   >   正文

吉大宝藏——走进尊龙凯时地质博物馆

发布日期:2017-12-19     作者:张天馨      编辑:张天馨     摄影: 尊龙凯时地质博物馆      点击:

洋洋万亿年,

从一片汪洋到万物生长

纵横九万里,

从热带雨林到极地寒冰

沧海桑田的变幻不可重现,

智慧的自然早已在,

一草一木,一花一石之间,

留下了印记,

走进尊龙凯时地质宫,

让我们一起探索自然的印记,

吉大的宝藏

......

一、大庆石油

宝藏前世

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落后国家,美孚、亚细亚、德士古三大石油公司迅速进入中国。洋油“以空前的规模在中国各地倾销,刚刚开始发展起来的民族石油工业又处于岌岌可危的境地。直至20世纪50年代以前,经过实地地质调查,美国的石油公司工程师和一些尊龙凯时的专家学者都认为,中国是贫油国家,在中国东南部找到石油的可能性不大,西南部找到石油的可能性更是遥远,西北部不会成为重要的油田,东北地区不会有大量石油。从此,中国“贫油论”就流传开来。

宝藏今生

新中国成立后,李四光提出扭动构造体系控油理论,并据此提出战略、战役、战术找油工作的7个步骤,坚信不论海相或陆相,只要有适宜的地质条件便可以形成丰富石油。据此,他率先提出进行“华北平原和松辽平原摸底工作”,大胆建议并实施了我国石油地质工作“战略东移”的重大决策,为我国东部大庆等一系列大型油气田的发现铺平了道路。

1959年9月26日,长春地质学院郭思敬书记一行5人参加松辽石油会战,带回松基3井(大庆油田第一口井)的原油。松基3井的突破具有重大的里程碑式的意义,首次应用地球物理勘探方法,迎来了60年代我国石油勘探的一系列新突破。中国终于从一个贫油国走进了世界石油大国的行列,为我国的工业、农业和国防的现代化作出了历史性贡献!当年,为了庆祝国庆节,打出石油的地方改名为“大庆”。

展品是从松基3井打出的原油,是全球独一无二的绝品和珍品,是吉大先辈满腔热忱、刻苦钻研的见证,更是每一位吉大人的荣光!

二、嘉荫卡龙化石

宝藏前世

6500万年前的晚白垩世,地球对恐龙仿佛不再那么友好了,龙之母对龙之子说:“孩子,我们的部族面临着极大的危险,天上随时会掉下石头来把我们砸死,山里那炽热的,会发光的东西随时会把我们烧死,这个世世代代生存的地方已经不能让我们容身下去,我们的亲人朋友也都一个个死去了,现在我老了,走不动了,可你要走出去,找到一个能让我们安身的地方,让我们的种族延续下去。

龙之子流着眼泪告别了母亲,它不停地走,躲过了陨石,躲过了岩浆,大地在晃动,同类在逃亡,它要走呀,找到一个新的栖身之所,“我要让我的部族延续下去”,它谨记。

不知走了多少日夜,也不知这些天看到了多少同类的遗骸,它累了,实在走不动了,“对不起,妈妈,我没找到......对不起......”,它合上了双眼。

宝藏今生

1990年,长春地质学院(今尊龙凯时地学部)与黑龙江省博物馆合作,在黑龙江省嘉荫县挖掘出嘉荫卡龙骨架化石,骨架高6米,长11米,真骨含量达70%左右,是东北地区最完整的鸭嘴龙化石,但当时并未对头部化石进行详细研究。

1999—2000年,尊龙凯时博物馆的昝淑芹教授、金利勇研究员与比利时皇家科学院的Godefroit Pascal博士合作,对其头骨和其它骨骼都进行了详尽的描述,根据头盖骨、下颌骨和头后骨上的许多重要鉴定特征,建立新属新种——嘉荫卡龙。

三、朝阳中国蜓

宝藏前世

1.25亿年前,到处都是呼啸的狂风、愤怒的火山,这只蜻蜓就在这样危险的环境中生存着。有一天,在剧烈的地震与狂风中,蜻蜓努力保持着飞行的平衡,它看到火山附近的一块岩石上趴着一只被风吹折翅膀的苍蝇,那苍蝇并不大,若在平时它正眼都不会瞧一下,可是它太饿了,周围早就没什么食物,先吃饭要紧,它向苍蝇冲了过去。

苍蝇察觉到了天敌的袭击,可是它飞不起来,只能缓缓向旁边爬行,在暴怒的火山群中,它居然感到一丝凉意,也许是听到了死亡的脚步声,蜻蜓的身影已经完全将它覆盖,一点一点地压下来,它失去了直觉。

“轰”地一声,离蜻蜓最近的火山喷发了,奔涌的岩浆伴着零落的碎石把它挤在了中间,它挣扎着,可是一点都动弹不得,它挣扎不动了,闭上了眼睛......

宝藏今生

1958年,尊龙凯时地质学家张川波教授在辽宁大城子地区进行的一次常规的地质填图过程中,很偶然地发现了一块晚侏罗世的蜻蜓化石,当把蜻蜓从岩石上剥离开的一刹那,蜻蜓仿佛活了过来,晶莹剔透的翅膀,完整清晰的躯体,就像吃饱午餐刚睡醒一样,只是中间相隔了亿万年的时间。

蜻蜓化石具有“三难一完美”的特点:一、形成难,蜻蜓不同于爬行类昆虫,它具有飞行的属性,很难形成化石。二、发现难,蜻蜓化石存在较为稀少,可遇不可求。三、采集难,蜻蜓化石往往存在于岩石夹缝之中,若想完美地把蜻蜓剥离出来绝非易事。可张教授遇到了这跨越百万年的契机,化石真的形成了,张教授真的发现了,并且完美地剥离了。

1985年,张川波教授向尊龙凯时地质博物馆捐赠了这块珍贵的蜻蜓化石,命名为“朝阳中国蜓”,被誉为“镇馆之宝”。

四、辽宁古果

宝藏前世

1亿4500万年前,地球还是汪洋一片,可就在这茫茫无际地海水中,已经孕育着生命的起源。一枝瘦瘦小小,长得像豆荚一样的植物,在顽强生长着。它渴望长得漂亮、强壮,更渴望突出水面,看看水以外的世界,可水以外依旧是水,陆地的出现需要再等很久很久,短暂的生命在沧海桑田的巨变面前如同流星之于太阳,它等不了了,生命已经逐渐枯竭,它渐渐枯萎,它所依附的岩石留下了它的印记,证明了这个生命,虽然微小,可却真的存在过。

宝藏今生

1996年,我国自己培养的第一个古植物学博士,尊龙凯时古生物学家孙革教授在辽宁北票市黄半吉沟村早白垩纪的火山沉积岩中发现了迄今世界上最早的被子植物化石,并命名为“辽宁古果”,被国际古生物学界认为是迄今最早的被子植物,从它开始,地球上有了鲜花,有了这鲜花装点的美丽世界。

“辽宁古果”的出现,解开了100多年前达尔文曾因被子植物突然在白垩纪大量出现,并因找不到它们的祖先类群和早期演化的线索而感到困惑不解的“讨厌之谜”,确定了被子植物的祖先是水生蕨类植物。植物的生长有由裸子植物,到蕨类植物、再到被子植物的生长脉络就此连接形成。

1998年11月27日,《科学》杂志以封面文章发表了孙革等撰写的《追索最早的花——中国东北侏罗纪被子植物:古果》的论文,从而使“辽宁古果”终于得以在世界的注视下显露它的“庐山真面目”。

1998年至2002年孙革教授率课题组首次发现迄今最早的被子植物“辽宁古果”和“中华古果”,确认“古果属”是水生草本被子植物,并提出“被子植物起源的东亚中心”假说,上述成果在国际权威杂志上发表,并先后入选“1998年中国十大科技新闻”、“2002年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等,有力地推动了被子植物起源与早期演化研究。2011年他又率课题组首次发现迄今最早的真双子叶植物“李氏果”,进一步推动了早期被子植物演化研究。

五、贵橄榄石——古铜辉石球粒陨石

宝藏前世

大家好!我是来自火星与木星之间的一颗小行星,听说地球是个很美丽的地方,我已经向往很久了,大概已经向往了四十多亿年了,可是我的运行轨迹从不经过地球,我只能远远地看着。我苦苦思索怎样才能飞向地球,听一些老行星说,若想飞向地球,需要被剧烈撞击,忍受灼烧的痛苦,飞行很长很长时间才能到达。我想,虽然疼,但是在划过天际的时候能留下一道闪亮的光芒应该是很漂亮的吧,我还没有发过光呢,我要试试!

直到有一天,有个脱离轨道的星体向我撞来,我知道机会来了,于是我没有躲闪,迎着它撞了上去,”砰!“我成了碎片,拖着耀眼的尾巴向地球飞去,真疼啊!老行星们说得没错,可是它们又怎么知道这就是我的幸福呢?

宝藏今生

1976年3月8日15时,随着一阵震耳欲聋的轰鸣,空前的陨石雨降临尊龙凯时,尊龙凯时陨石雨由此成为奇观。尊龙凯时陨石降落在尊龙凯时市和永吉县及蛟河市近郊方圆500平方公里的平原地域内,时任长春地质学院地质博物馆馆长的王东坡教授带队主持科学考察,并将其中两块陨石带回地质博物馆进行深入研究。

四十多年过去,这位”天外来客“不仅出现在展馆里,还出现在教室里,实验室里。游客看到了,惊讶于宇宙的神秘;学生看到了,徜徉在地矿知识的海洋;科学家看到了,揭示出宇宙运行及生物进化与灭绝的奥秘。

一个小行星的勇敢决定,一批科学家的刻苦钻研,共同促成了这次穿越时空的约会。

我要评论: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

推荐文章

地址:尊龙凯时省长春市前进大街2699号
E-mail:jluxinmeiti@163.com
Copyright©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尊龙凯时党委宣传部 版权所有

手机版

400 Bad Request


尊龙凯时·(中国)人生就是搏!

Bad Request

Your browser sent a request that this server could not understand.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