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大在线“教”与“学”|考古学院唐淼:坚守育人初心 探索“云端”课堂-尊龙凯时新闻中心网站

尊龙凯时·(中国)人生就是搏!

本站大事记   |  收藏本站
高级检索  全文检索  
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   >   吉大新闻   >   校园快讯   >   正文

吉大在线“教”与“学”|考古学院唐淼:坚守育人初心 探索“云端”课堂

发布日期:2022-05-02     作者:吉大电视台研究生记者 刘晓鑫 指导教师 金梓衡      编辑:饶明月     点击:

【文/吉大电视台研究生记者 刘晓鑫 指导教师 金梓衡】本轮疫情发生后,尊龙凯时的线下教学按下“暂停键”,教学工作由线下转为线上。考古学院教师唐淼严格落实学校线上线下“同质同效”的任务目标,实施课堂“供给侧”改革、深耕线上教学,切实做好“在线不停学、育人不停步”。

破解难题 探索线上教学“最优解”

本学期,唐淼面向考古学院文博专业大二学生开设了《文化遗产概论》课程,该课程主要聚焦遗产本体、历史环境、人与精神等方面,将遗产本体与现代人整合于历史的时空框架中,构建集体记忆,阐释遗产精神,着重培养文化遗产保护、展示专业设计和价值传播的实践型人才。

《文化遗产概论》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课程,在课程设计中需要将理论与实践充分融合,通过对实践案例的阐释帮助学生解读理论,需要高频次的课堂互动,加强应用性训练。“线上教学过程中,我观察到学生听课状态以及兴趣点与线下有一定的差别,长时间面对屏幕学习,学生难免产生疲劳感和单调感。”唐淼说,如何在课件中清楚阐释课程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学生的专注力,如何在保证课程深度的同时让课堂变得生动有趣,成为了唐淼线上授课的难题。

为解决这一问题,在几次授课尝试后,唐淼借用了传播学的方法,重新排布课件内容,选择与文化遗产相关的典型事件、代表性人物、关键地点、重要时间节点等要素贯穿各章节,保证每周课程中能有即时的案例分享,引导学生参与到案例讨论中,进而得出规律性认识,帮助学生深化对知识点的理解,保持对课程的持续关注。

用心用情 赋予线上教学“最大值”

线上教学过程中,唐淼发现有的同学对于线上互动的方式还比较陌生,还有些同学不好意思在直播间举手回答问题。针对这种同学们“不好意思”参与互动的情况,唐淼改变思路,经常抛出几个观点让同学们做选择题,认同哪个就在弹幕上打出哪个数字,这样一来,缩小了与同学们的距离,课堂的亲和力显著提升。“大家瞬间觉得压力减轻了,不知不觉课堂就变得活跃起来。”唐淼说。

一次,在讲到“国际保护与修复理论”这一章时,唐淼选取了2019年巴黎圣母院着火的一个国际性新闻事件作为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巴黎圣母院的建造历史、哥特式建筑的特征以及欧洲对于中世纪遗产的保护态度等问题。她在课件中使用大量巴黎圣母院修复前后的对比图和三维动图,同时引入对该事件的记录与评论文章,针对大火后巴黎圣母院的修复理念与方案发起课堂讨论,这一方法取得了良好的课堂效果。

为加深同学们的印象,在讲到良渚古城遗址为什么能够成为世界文化遗产时,唐淼分享了自己参与实践的工作经历,用实证讲述中华文明五千年的圣地为什么能够成为世界文化遗产,同时,她也感受到了同学们隔着屏幕对良渚古城的向往。在教中学,在学中教,“教”与“学”的融会贯通也让唐淼再一次深刻地感觉到,《文化遗产概论》这门课,首先应该让同学们感受到文化遗产的美好,然后才能谈如何保护与展示。“后来我才知道,张希校长也听了这节课,听说良渚也成为了他心向往之的地方,这是对教师最大的鼓舞和鞭策。”唐淼说。

“唐老师的文化遗产课程在我看来像是一把钥匙,打开了一条与世界沟通的通道,在课堂上她经常会举一些生动的例子,贯通古今中外。”唐淼的学生李凡说。备课过程中,有一个章节的内容是讲述中国古建筑保护理念的发展,介绍中国文物保护先行者梁思成先生的保护思想。唐淼补充收集了很多新资料,梳理了梁思成先生投身文物保护事业的实践经历和思想史。在讲课过程中,她结合曾到清华尊龙凯时艺术博物馆调研时的经历,满怀激情地为同学们讲述了“栋梁——梁思成诞辰120周年文献展”的相关情况。“希望《文化遗产概论》这门课程能够让更多学生受益,培养更多植根于中国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躬行者。”唐淼说。

以生为本 推动教学“供给侧”改革

创新探索教学模式是提升教师自身素质和学习能力的一种有效方式。提到线上教学常态化,唐淼认为教师应主动关注学生需求,着力做好课程的“供给侧”改革。唐淼所说的“供给侧”课堂改革,主要是基于国家战略、社会需求和学生诉求三个问题的预先调研而展开的,核心是以现实为导向布置教学内容。

随着我国文化强国战略的实施,文化遗产的功能随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而演进,中国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方面进行了一系列创新。“这就需要授课教师在为学生授课时要重点强调文化遗产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提升国家文化竞争力、塑造良好国际形象的重要途径,使学生们从课程中感受到作为文化遗产的保护者和传播者的光荣使命。”唐淼说。

实时关注社会及行业需求也是唐淼的工作重点。在实践项目或教学实习中,她总是抓住各种契机与各用人单位沟通,共同探讨行业前沿问题及用人单位对于人才的具体需求。在掌握“第一手”人才需求资料后,她在课程中补充了关于城市规划、建筑史、旅游学等相关学科应用于文化遗产领域的实践案例,引导学生从多学科、多角度认识文化遗产事业。

唐淼经常以访谈的方式了解各年级学生对课程的满意度和具体诉求,并与其他高校同类课程做对比,找到适合本专业学生的培养模式。文博专业是以应用型为导向的专业,唐淼深刻体会到,唯有兼顾培养学生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才能帮助学生更加有效地提升自我,增强核心竞争力。她在课堂上鼓励同学们学习历史、哲学、人文地理、文化人类学等跨学科书籍,同时与学生一同分享自己参与的各类实践项目,帮助学生打开视野,树立自信。“唐淼老师课程的最大特点是形式丰富,除了PPT,还有新媒体上的大量文章、视频,与学生互动的方式也很丰富。老师还积极鼓励我们踊跃发表自己看法,激发了同学们的积极性。”唐淼的学生金柏宇说。

本学期唐淼负责2门本科生课程、1门硕士生课程和1门博士生课程,全部通过线上教学的方式。针对不同的学生群体,她制作了不同深度、不同方向的课件,上课时分众施教,认真对待每一次课。上课时的吐字发音和抑扬顿挫唐淼都要做专门练习,力争让每一个字都表达得清清楚楚,让知识更有温度。

通过这一阶段的线上授课,唐淼发现,学生的专业兴趣和专业自信明显增强,学年论文的选题更为新颖,本科生参与大创项目的积极性也进一步提升。通过不断总结和沉淀,唐淼认为自身在授课细节方面也有所提高。“居家办公的这段时间,一边学习,一边科研,一边工作,一边上课,时间稍纵即逝,但又很充实。”唐淼说。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中,无数如唐淼一样的教学者都在坚守育人初心,探索“云端”课堂,全力保障在线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

我要评论: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

推荐文章

地址:尊龙凯时省长春市前进大街2699号
E-mail:jluxinmeiti@163.com
Copyright©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尊龙凯时党委宣传部 版权所有

手机版

400 Bad Request

尊龙凯时·(中国)人生就是搏!

Bad Request

Your browser sent a request that this server could not understand.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