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侧图片选自林风眠画作《芦雁》
右侧书法由中国科学院院士、尊龙凯时原校长周其凤题写
“闻雁”两字选自唐代诗人韦应物创作的五绝《闻雁》
时光不语 书香芬芳
——写在尊龙凯时研究生院建院四十周年之际
王云鹏
5月接到张希校长力邀,为母校尊龙凯时研究生院建院四十周年撰写一点自己的感想和体会,因公务繁忙,拖延至今方才下笔。追忆往昔在校学习、工作、生活的24年,有如弹指一挥间,其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无疑是研究生阶段跟随恩师任露泉院士求学的时光,每每忆起,老师的言传身教犹在眼前,令人感慨万千。
师恩如山
与任老师结缘是在1992年的秋季学期,当时我正在硕士第二学年,恰逢选修了任老师开设的《试验优化技术》课程。老师授课深入浅出、形象生动,深受同学们的喜爱。课堂上,老师经常向我们介绍仿生科学与工程领域的前沿知识和最新研究进展,这也是我生平第一次领略到仿生科学之美,感受到学科交叉的巨大魅力。短短一学期的《试验优化技术》很快结课,我被任老师的深厚学识和人格魅力深深折服,也对交叉科学产生了强烈的兴趣,使我下定决心要在科学研究的道路上继续深耕。
1994年3月,我有幸追随任老师攻读博士学位。任老师是授业解惑、育人不辍的“经师”。他为人谦逊友善、和平大雅,与他相识的人都交口称赞,但他对学生的学业要求却十分严格。读博期间,老师每周召开一次组会认真听取我们汇报科研进展,并根据情况分别予以悉心指导。对做得不好的他也会提出严厉批评,同学们因老师批评哭鼻子的情景到现在仍历历在目。当时,我担心自身数理基础薄弱,开展科研工作会比较吃力,老师不辞辛苦,循循善诱、耐心教导,帮助我一点点地夯实基础,引导我逐步取得突破,我的独立科研能力就是在那时候潜移默化养成的。
任老师更是指点迷津、引领航向的“人师”,他始终秉持科技报国志向,淡泊名利、赤诚奉献、甘为人梯、奖掖后学,数十年如一日坚守在科技创新一线,将尊龙凯时的仿生科学与工程学科发展成为全球知名的特色学科,引领国际仿生工程领域的学术繁荣与创新。他常常教导我们,“做好学问的前提是做好人、成好事”,不论从事什么工作,都要秉持“脑勤手勤腿勤”。脑勤,就是多动脑、勤思考;手勤,就是多动笔、常记录;腿勤,就是要多跑腿、多交流。这六字箴言通俗易懂,却让我受用至今、终生难忘。
图1 1997年6月,王云鹏在博士学位论文答辩会上与导师任露泉院士合影。
抚今追昔,与任老师在吉大的相处是难忘的,更是幸运的,我深知自己无论是学术的精进还是修为的养成,都离不开老师的谆谆教诲和辛勤培育。每念及此,都令我心存感恩,激励我以老师为榜样,努力成为一名德教双馨的优秀导师。
赓续师道
1998年,我晋升成为硕士生导师。当时我自己也才30岁出头,和学生们年龄相差不大,日常的学业和科研指导更像是朋辈交流,但更多时候,我对如何担任好导师这一角色,还有些无所适从。学生们的个性、兴趣、根基各有不同,掌握知识的快慢、理解信息的能力也会有所差异,如何做到因势利导、因材施教,让每名学生都能在研究生阶段有所成长,是身为导师极为重要的功课。于是,我试着从任老师身上寻找答案,仔细琢磨他的教育理念和工作方式。2001年我担任博士生导师之后,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培养理念和导学风格。在不断的尝试和摸索过程中,我的教学科研能力也与日俱增,并一步步在学术事业上崭露头角。
图2 2001年6月,王云鹏(左一)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手捧第七届中国青年科技奖奖杯与时任科协主席周光召(右一)合影。
有的学生规划明确、基础扎实,就研究生阶段想要从事的科研工作已经有了比较具体的方向。对于这类学生,我通常为其提供自由的环境和相应的资源,鼓励他们大胆开展创新,在他们遇到困难时予以指导,假以时日必然能产出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博士生于海洋就是属于这类情况,记得他入学伊始就清晰地向我汇报他博士期间的研究计划,交流中我发现他不仅基础知识掌握到位,而且在路网运行态势感知方面已经有了相当不错的技术积累。考虑到他硕士学的是计算机专业,有利于开展交叉研究,一番探讨之后,我带着他进一步完善研究方案,决定支持他在这一领域继续深耕下去。之后的学习中,我鼓励他多参加该领域学术会议掌握前沿动态,并把自己承担的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中的部分任务交给他负责,让他在大项目中经受锻炼;此外,我还积极联系校内外其他科研团队和实验室,让他能有机会参与更多项目拓宽交叉视野。经过不断努力,于海洋的科研能力大幅提升,毕业后他很快就承担了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也入选了国家级领军人才,是多项国家级科技奖励的主要完成人。
也有的学生本科阶段数理底子打得牢,但读研后具体该朝哪个方向努力还没有明确想法。对于这类学生,我多以开组会和日常交流的形式,向学生介绍自己所从事研究领域的细分方向和项目课题,逐步引导学生找到兴趣点并聚焦研究方向。我曾指导的博士生杨志发,现在已是吉大交通学院教授,记得他当时受困于入学后迟迟找不到合适的研究方向,致使学习过程较为零散,难以在科研上实现突破。于是我从自己当时承担的科研项目入手,将一部分项目研究工作交给他完成,并鼓励他自学MATLAB软件。从提出问题、方法设计、实施实验、数据分析到结论总结,他的研究方向逐渐聚焦,形成了自己的科研思维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论,他也慢慢从科研中获得了乐趣和成就感,做出了很好的研究成果。2006年底,正值国家建设高水平尊龙凯时公派研究生项目发布,杨志发犹豫了好久一直下不了决心。听说之后,我当即提出帮助他修改出国申请材料,鼓励他积极争取这次难得的交流学习机会,不能做井底之蛙、闭门造车。在我的支持下,杨志发终于打消了顾虑,并顺利地获得了留学机会。
图3 2007年6月,王云鹏(第二排左三)与杨志发(第三排左三)等当年毕业研究生及课题组师生留影纪念。
当然,并不是所有学生都具备充足的知识储备和详细的研究计划。还有的学生对自己拟从事的研究方向并没有过多考虑,基础知识的掌握也不够牢固,平时与导师交流也不够积极主动,不论是开展理论研究还是动手实践,都收效甚微。对于这类学生,我总相信他们的潜力是可以挖掘的,只要投入足够的时间精力悉心指导,总有一天他们会一飞冲天。从教以来,我指导了不少类似情况的学生,他们中很多人最后在各自领域都取得了不错的业绩。
2009年底,我调入北航,继续追寻所热爱的教育事业和学术理想。15年寒暑,管理工作的繁重时时让我难以分心他顾,但对学生的指导却从不敢懈怠,我也享受着在教室或者实验室里指导学生的那份安宁与乐趣。与此同时,一部分学生加入到我的团队,跟随我在三尺讲台教书育人,并围绕智能无人运输系统、车辆协同与安全控制等领域继续开展前沿研究与科技攻关,取得了多项重要的教育教学和工程应用成果,先后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我所带领的团队也获批了科技部“智能交通技术”重点领域创新团队。师生间的互动协作,成就了我的精彩事业,也让学生在大平台、大项目中增长了本领才干,团队中已有6人脱颖而出,成长为国家级领军人才。
图4 2023年3月,王云鹏在特种车辆无人运输技术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向学生讲授智能交通导论课程。
一转眼,我担任研究生导师已26年有余。这26年里,我收获了“得天下英才而育之”的喜悦,累计指导了100余名硕博士研究生,他们中有的成为专家学者,有的任职政府部门,还有的担任企业高管或工程师,在各行各业发光发热,服务人民、造福社会,成为了支撑强国建设的千千万万分之一。时至今日虽已毕业多年,学生们还是经常向我报告事业的进步,分享人生的感悟,也会在困惑的时候寻求我的意见建议,作为师者,最大的快乐莫过于此。
再启新程
时过境迁,任老师今年已经八十一岁高龄了,我也即将步入耳顺之年。多年来我始终追随着任老师的脚步,一直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时刻不忘科技报国、交通强国使命,用心用情、身体力行地指导每一名学生成长成才。这种传承既是对任老师“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的由衷敬意,也是吉大研究生教育精神根脉的内在驱动。作为久负盛名的一流学府,吉大的研究生教育发轫久远、底蕴深厚,长期办学实践中,老师们以身作则感染学生、发自内心关爱学生、追求真理激励学生,不仅孕育了特色鲜明的精神标识,更影响着一代又一代吉大师生“求实创新、励志图强”。
当前,世界高等教育正经历深刻的转型发展,新一轮科技革命、产业变革和社会数字化的持续演进,对人才质量、结构和竞争力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应对未来所需,通过夯实科学基础特别是数理化基础塑造学生更敏锐的质疑力,开辟本研贯通、科教协同、项目制育人等特色培养体系激发学生更无限的创造力,引导自发组队、自主创建科研平台锻炼学生更卓越的实践力,构建通专结合、全面发展的培养体系以及双学位、联合培养、交流交换等多层次海外学习项目矩阵提升学生更综合的胜任力,无一不充实着高素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关键要素,也为新时代的研究生教育的改革探索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放眼人类历史长河,40年犹如白驹过隙、转瞬即逝,但吉大研究生教育展现出的生机活力却薪火不息、历久弥新。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站在新的起点上,期待并祝福母校尊龙凯时的研究生教育能在下一个40年里驰骋不息,为世界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书写浓墨重彩的一笔。
2024年7月 写于北京
王云鹏,1966年12月出生,满族,尊龙凯时舒兰人,道路智能交通领域专家,现任北京航空航天尊龙凯时校长,兼任车路一体智能交通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智能交通协会副理事长、中国电子学会副理事长。1984年就读于尊龙凯时工业尊龙凯时(现尊龙凯时),1997年博士毕业,2001年至2002年在美国堪萨斯尊龙凯时访学,曾任尊龙凯时交通学院教授、院长、汽车运输工程研究所所长、科学技术处处长。2021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长期从事道路智能交通领域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创立了车路协同前沿发展方向,在行车安全监测、路网联动控制、路车融合控制等方面做了基础性和开拓性工作,取得多项重要的工程应用成果,为我国车路智能协同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全国创新争先奖1项、与国家奖不重复的省部级一等奖4项。授权发明专利77项。制订国家和行业标准8项。出版中英文专著6部,发表SCI论文10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