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稿:社会科学研究院】近日,我校数量经济研究中心王林辉教授等在《管理世界》2024年第11期发表题为《机器人应用冲击、职业可迁移技能和职业—技能合意性》的文章。与以往研究主要聚焦于机器人应用的就业替代与创造效应不同,本文关注新技术环境下劳动者的就业感知变化,创新性地探讨了机器人应用对职业-技能合意性的可能性冲击,即新技术冲击下劳动者技能在工作中的实际使用情况,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同时,职业-技能合意性与劳动就业密切相关,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有助于探索与新技术环境更加契合的工作形态和就业模式,不仅能促进劳动者的个人成长与发展,也对于实现更高质量就业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文章指出,机器人应用会重构机器与劳动间任务分配,使劳动者从事的任务去常规化,也会增加职业可迁移技能的需求,进而降低职业-技能合意性。具体而言,机器人应用增加了复杂问题解决、资源管理和社交等多种可迁移技能的需求,导致职业-技能合意性下降,这在新职业或数字职业中也有明显的体现。此外,面对机器人应用冲击,部分学历不足的劳动群体借助智能化机器可以提高其生产效率突破职业藩篱,推动职业地位向上流动和获取更高的工资收入;但也有部分劳动群体,被机器人替代而面临离职风险增加和工资下降等问题。最后,技能深化能够帮助劳动者摆脱技能不足的困境,提高职业-技能合意性进而缓解机器人应用的负向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