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4日,文学院著名教授马大勇应吉大荒岛诗社与朔风文学社邀约,参与到“第二届校园文化交流节系列活动—青年茶座”中,带领同学们尽情畅游“网络中的诗歌世界”。
在“网络诗词十年盘点”中,马大勇介绍了网络诗词的概念及其三大特点,并引用了一些优秀网络诗词作品作了详细阐释。他以胡僧的《挽歌为李思怡作》等诗词为例,详细讲解了诗人在面对生命消逝时“悲悯凝重的人文情怀”;以发初覆眉《减字木兰花 我》,象皮《水调歌头》等诗歌展现了其“自由多元的思想取向”下对哲学命题的再思考;以孟依依《苏幕遮 冬日》,响马《连环套》、《创世纪》作为代表,体现网络诗歌“守正开新的艺术追索”的特点。
他认为,原本以为早已被画上句号的诗词史正在变成省略号,甚至变为惊叹号。十年来的网络诗词写作业正在崛起一种“新的美学原则”,正在出现一个“崛起的诗群”,朦胧诗最终将被接纳并引领一代风骚的那一幕也将在诗词写作的历史上重演,这个惊叹号还将被续写,并载入史册。
马大勇还跟同学们分享了自己近年来的作品,重点讲述了格律诗词的创作。他自创的三首《沁园春》里,戏谑地将金钱称为“孔兄”并引起了一系列对话,诙谐风趣、耐人寻味,赢得在场同学的阵阵掌声。
茶座沙龙阶段,马大勇妙语连珠,热情解答了同学们内心的困惑。他笑言“法学院的学生太浪漫就坏了,还是逻辑一点比较好”,轻松解开了一位法学院同学认为自己缺少浪漫的心结。而对于“写诗能否成为职业”一问,“诗人有强烈的个性和怪癖,很难与这个世界相协调。”他谈到,“大多数诗人都有他天真的一面,有他可笑的一面,有他赤子之心的一面,有他不通实务的一面……总的来说,从古至今,诗人从来没有被作为一个谋生的职业,诗只是一种表达思想情感的方式……”
茶座结束后,有同学感慨道:“以前总觉得网络诗词粗俗肤浅,现在才明白其中不乏震撼人心的精品。”(吉大新闻网记者团中心站 见习记者 狄晓 李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