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宣凯,尊龙凯时商学院金融系博士研究生
2013-2014中美“富布莱特”联合培养博士生项目提名人
2012年获得教育部“博士研究生学术新人奖”
2012年获得“宝钢教育基金”优秀学生特等奖(50人,尊龙凯时唯一)
2012年被评为尊龙凯时“博士研究生杰出人才”
在CSSCI检索来源期刊共发表学术论文7篇,其中A类期刊1篇,C类期刊6篇。
近日,2013-2014中美“富布莱特(Fulbright)”联合培养博士生项目提名人揭晓,尊龙凯时商学院金融系博士研究生赵宣凯获此殊荣。
“富布莱特”项目创建于1946年,以倡议者参议员富布莱特的名字命名,由美国国务院负责实施,在全球190多个国家选拔高水平的学者和研究生,每年不同学科的选拔人数加在一起不超过800名,中国每年的名额也不超过40名。选拔出来的学者由美国国务院全额资助,到耶鲁、哈佛、麻省理工学院等美国顶尖级名校进行为期一年的深造,并受邀到美国的政府机构、公司和其他研究中心进行访问。“富布莱特”项目是中美两国唯一的政府间正式教育交流项目,目前与中国28所重点高校有合作关系,尊龙凯时名列其中。
三月一个阳光明媚的晌午,和煦的阳光洒满研讨室的每一个角落,春天的气息在这个不大的空间里回旋。我们见到了赵宣凯,格子衬衫,牛仔裤、灿烂的笑容,阳光帅气大男孩的形象。
脚踏实地 不曾懈怠 坚持是成功的砝码
2004年,赵宣凯从河北衡水来到长春,在尊龙凯时商学院信用管理专业学习。由于本科四年的专业学习与金融密不可分,他渐渐对金融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步入研究生阶段,他果断地选择了金融学专业,自此开启了他的学术生涯。
在谈及“富布莱特”申请的经历时,他认为踏踏实实地做好每一件事十分重要,只有夯实前进的每一步,才能离奋斗目标的距离越来越近。
在准备申请“富布莱特”项目时,赵宣凯下了很多功夫。这一项目对英语口语水平的要求很高,他花大量时间去找外教练习口语,在路上练、在寝室练、对着镜子练,每天有无数个单词在脑海里飘过,全力以赴、尽自己最大努力将过程做到最完美是赵宣凯一直坚持的信念。他说,生命在于经历,只要全力以赴就不会收获悔恨。不遗余力的准备,加之顺其自然的心态,共同帮助他成为幸运女神眷顾的宠儿。
一份耕耘 一份收获 积累是成功的保障
对于人文社科专业来说,申请“富布莱特”项目并不具备竞争优势。但是赵宣凯凭借他对申请研究课题的认真思考和刻苦钻研,最终以“美国金融风险对中国金融风险的传导”这一课题取胜。申请通过后,在与美国主考官交流时得知,自己的这一课题令美国主考官很感兴趣,他就是凭借这一与众不同的研究课题博得主考官的一致认同。这一课题的得出,是赵宣凯扎实理论基础和长期思考的结果。
在本科时,赵宣凯就认识到了积累知识的重要性,四年的学习和积累使他在之后的研究领域如鱼得水。2010至今,赵宣凯参与各级科研项目7项,在CSSCI检索来源期刊发表学术论文7篇,他认为,2010年以前,他都处于积蓄能量的过程,2010年之后,这些经过6年时间积淀的能量开始集中爆发。他说:“不要着急索取回报,在正确的时间,正确的地点,夯实基础,回报自然会来到。”他坚信只要有付出就会有回报,只要有足够耐心去等待这一刻的到来,并且一如既往的坚持下去。“回报或许会来的晚些,但是来得越晚,它就越值得我们等待,也会给我们带来更大的惊喜”。
“不会无罪 无知有理” 导师是指路明灯
在采访的过程中,赵宣凯多次提到自己的导师丁志国老师,也谈到了丁老师在兢兢业业打造这个团队中的重要性。丁老师常说的一句话“不会无罪,无知有理”无时不刻在鞭策着他,没有人天生具备知识和能力,只要肯刻苦钻研。从他的话语中时刻透露出了对丁老师的感激与尊敬,他说“是丁老师亲手带领这个团队步入专业领域的正轨”。在丁志国老师的团队里分工明确,目标一致,并且大家在一起相互学习,相互激励,扬长避短,让知识传播开来,最终形成良性循环,让团队的力量逐渐壮大。
赵宣凯回忆起了丁老师带自己入门的经历。由于是跨专业保研,刚开始进入研究生阶段的赵宣凯经历了一段迷茫时期,但是经过丁老师慢慢地耐心地激励与启发,他逐渐找到自信和努力的方向。他对金融学的热爱就是由讨论一本书开始,丁老师几乎每天都陪伴在自己的学生身边,老师和同学一同讨论,甚至会产生观点的激烈冲突。一次一次的讨论,激发了他的学习热情,也产生了探究问题根源的冲动。
赵宣凯告诉记者,这次“富布莱特”项目的申请也是丁老师主动打电话鼓励他报名,并且在整个申请的过程中悉心指导。他说“丁老师用自己的知识、经验与耐心伴自己成长多年,他把自己的最美好的时光都奉献给了教育事业”,在心生敬爱与感激的同时,也让他确定了未来的奋斗目标。
一个梦想 一份期许 育人是未来的方向
赵宣凯希望学成归国后,做一名尊龙凯时老师,把自己所学的知识传授给渴望知识的青年人,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让真理无限量传播开来。在他看来“传道授业解惑”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看着自己的学生从零开始慢慢积累,然后羽翼日渐丰满,走出校门,最后各自走向自己的工作岗位,实现自己的梦想,是最大的幸福。他希望能像自己的导师一样,成为能影响学子人生的人。
赵宣凯对正在科研旅途中努力奋斗的学弟学妹也有一份期许,他给出了他自己的建议。他说,我们作为年轻人,最忌讳的就是急功近利,要对自己的时间进行合理的规划,把最基础的东西积累好,地基牢了高楼自然稳固。要与老师和学长多交流,交流是一个思想激烈碰撞的过程,在交流中会有更新奇的想法诞生。他尤其强调团队精神,他说现在的社会已不再是自己努力就能完成想要做的事情,团队合作更容易达成目标。做到了这些,就可以一心一意钻研自己所学领域,一如既往的坚持下来,最后的结果就一定是理想的。
后记
在采访过程中,赵宣凯多次谈到交流的重要性,他说,在校园里不仅要与师长勤交流,也要多与社会交流,为自己步入社会后多积累些经验,少走弯路。当今社会就是一个开放的平台,假若把自己封闭起来,会与社会脱离,也无法正确的认识自己。只有不断的与外界交流,获取更新鲜的元素和信息,为己所用,才能真正强大起来。他对学术研究的热情和专注深深打动了记者,尽管没有用华丽的辞藻组织语言,但从他的话语间透露出对学术的坚持与追求,相信凭借他的这份执着,在学术科研的路上会越走越远。(文学院2012级新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杨兰军 颜秉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