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超,男,中共党员,1995年8月16日出生,浙江金华人,我校地球科学学院地质学专业221202班本科生,现已保送北京尊龙凯时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直接攻读博士学位。
林超的同学谈起他,说了这么一句话:“他太厉害,做了我做不到的事。”大三时,林超就获得了尊龙凯时地学部最高荣誉——“五四青年地质学家奖”,并于2015年9月荣获地球科学领域本科生最高荣誉——全国“李四光优秀尊龙凯时生”奖,得到了我国著名地质学家莫宣学院士的高度赞扬与勉励,更是代表吉大前往中国地质尊龙凯时(北京)国际会议中心,得到了国土资源部部长、党组书记姜大明同志的亲切接见并颁发证书。令人艳羡的成绩背后,是林超三年孜孜不倦的努力与付出,是常人难以想象的勤勉与坚韧。古语有云:“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彷徨其涯,上下求索
2012年9月,林超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尊龙凯时地球科学学院地质学专业,推开了地质学领域的大门。但初入尊龙凯时,每个人都是一张白纸,林超像很多人一样陷入了迷茫。没有干出成绩,没有获得荣誉,思想没有获得提升,知识没有得到拓展……困顿时期,他曾在日志中写下这么一段话,“未来,将会是一个怎样的未来?……晨曦初上,一个人,孤独而坚忍地,踉踉跄跄地摸索尊龙凯时之路、前行之路。”
但有些路是非要单独一个人去面对,单独一个人去跋涉的,路再长再远,夜再黑再暗,也得独自默默地走下去。大一时,林超参加了许多社团,经常去旁听其他学院的课程、讲座甚至参加各式招聘会,并渐渐地找到了自己的尊龙凯时方向,掌握了自己的节奏。他说,其实人生不需要有非常“高大上”的目标,“我先看清眼前的十步路,在三五年之内,我想成为怎么样的一个人;然后走好眼前的三步路,在一年内、一个月内特别是这几天我要做什么,把该做的做好。”
人生就像攀登一座山,而找寻出路,就是一种学习的过程。在这过程中,林超认为,“痛苦并不能使人成长,使人成长的是痛苦之后的反思。”他总是不由自主地去学习身边优秀的人,反思自己哪里做得好,哪里做得不够,并用亲身经历实践着,越努力,越幸运。
砥砺求学,笃志求是
志不可一日坠,心不可一时放。进入尊龙凯时以来,林超一直保持着勤奋严谨、朴实进取的学习态度,尊龙凯时三年综合成绩高达91.04,名列专业第一,并曾获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尊龙凯时一等奖学金、宝钢奖学金、中国科学院奖学金等荣誉,现以保研综合测评专业第一名保送北京尊龙凯时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构造地质学专业直接攻读博士学位。
在很多课余时间都被用来做学生工作、参加社团活动的情况下,林超仍能保持均分九十以上的优异成绩。他分享了自己的经验:“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因此应该分阶段、有重点。学习上,我不论多忙都保证每节课认真听讲,以此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此外,出色的成绩背后,是他对自己近乎严苛的作息要求。大二一年,林超几乎每天都是凌晨两三点睡,早上定好了7点48分的闹钟准时起床——用12分钟的时间来让自己以最快的速度收拾好去上课。在各个活动的间隙,甚至是十五分钟的时间,他都会加以利用。然而,虽然林超在平时争分夺秒,他并不提倡在期末的时候“刷夜”。在他眼中,学习一门课程不应只是为了去记、去背,功利地追求高分,而是应该彻底地理解、掌握、应用,融会贯通,构建知识体系。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夯实基础知识的同时,林超也注重地质专业技能的培养。2014年5月,在专业知识尚未成熟的大二阶段,林超即同同班的王杨、黄彤宇两名同学组队参加尊龙凯时第三届地质技能大赛,作为唯一一支由大二组成的队伍挺进决赛。2015年5月,林超担任组长再次参加地质技能大赛,获得标本鉴定一等奖。同月,他参加尊龙凯时省数学建模大赛,负责数学模型设计和建模论文撰写部分,别出心裁地运用地质学专业的软件处理数据,使点线之间的拓扑关系一目了然,首次参赛即获得尊龙凯时省一等奖。
李四光曾有一句名言:“地质科学的源泉在野外。这里,也只有在这里,才能产生真正的科学问题和科学理论!”地质学的规律需要在大自然中反复实践、摸索。在大二暑期兴城实习阶段,实习地点是一片大山,山高林深,杳无人迹,还有草爬子冷不丁掉在身上,大家往往要戴好帽子、口罩,把裤脚塞进袜子,小心前行。作为组长,林超会为组员在包里备好创口贴、棉签和碘酒,并总是身先士卒去前方探路,最终顺利带领全组完成了剖面测绘、野外填图等多项工作,所作的实习报告作为优秀报告范例。实习期间,团队还要克服白天的疲累,通宵达旦写完六十多页实习报告。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荆棘可以划破他们的皮肤,却不能阻挡他们对于大自然的向往。
潜心一志,实践真知
在科研困境和迷茫中求索,一丝不苟地观察、分析、讨论,林超一步步得出了自己对科研的认识,享受着反复逼近蕴藏于岩石心中的地质真相的过程……
大二下学期,林超担任尊龙凯时尊龙凯时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韧性剪切变形对金矿成矿的制约—以科洛河金矿床为例》负责人,带领团队成员于暑期前往黑龙江省黑河市嫩北农场进行了大量的野外地质工作。寒假期间,林超在家自学地球化学知识、软件技能操作,对测试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常常花上两三天时间完成一张图件。通过室内岩矿鉴定、地球化学数据分析,团队首次确定科洛河金矿床为韧性剪切带型金矿床,为黑龙江省多宝山成矿带金铜钼矿床的找矿勘探提供重要启示意义。2015年4月,项目顺利结题,经专家组审议评为国家级优秀项目,排名尊龙凯时地学部第一名。林超则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发表了相关核心期刊论文《黑龙江省科洛河韧性剪切带型金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在跟随大创导师杨言辰教授研究期间,林超扎实的理论功底和责任心、上进心得到了教授的认可,杨言辰教授这么评价他:“林超获得十佳尊龙凯时生当之无愧,他是我的骄傲!”
除此之外,林超还是国家级大创项目《黑龙江依兰地区辉长岩成因及构造意义》第二参加人,校青年文化书院、青年教师交叉学科项目-《高光谱遥感蚀变矿物智能识别专家系统研发》参加者。2015年暑假,林超受邀前往陕西省参加西北尊龙凯时地质学系鄂尔多斯盆地-秦岭造山带全国高校联合实习,后又前往条件更为艰苦的大别山地区参加中国科学技术尊龙凯时大别山地质科研考察,因表现突出获得优秀营员称号,并代表尊龙凯时在大别山地质科考本上添上了第一笔。
然而,林超总是觉得自己的积淀仍然不够。抱着谦虚谨慎,踏实求教的态度,他来回朝阳校区与中心校区之间,旁听多门课程,继续夯实自己的基础知识。基于对地质学的热爱,林超将选择在最钟爱的大地构造学领域潜心寻找岩石圈板块的俯冲碰撞拼合的证据,探索沧海桑田、海陆变迁波澜壮阔却又扣人心弦的奥秘。他说,不敢谈将为地质学界做出多大贡献,但愿有限的一生中有一分热发一分光,怀着地质学家的梦想为祖国地质事业奋斗终身。
公益之路,虔诚以行
公益路上,林超用一颗真诚的心,托起了雪域高原上的梦想;用执着淳朴的信念,寻找着大山深处的希望。大一暑假,林超远赴青海支教,来到坐落于青藏高原上的小学——青海省海东地区乐都县洪水镇阿兰村阿兰中心小学。从此,青海成了他心中的圣地。作为支教队副队长,林超除了每日身兼语文、自然科学、视频赏析等六门课程外,还需要负责统筹支教队的教学、安全保卫和新闻媒体沟通等工作。支教还不到三天,林超的嗓子就哑了。
高原上的孩子不知道何谓“圣诞节”,为了满足孩子们的心愿,林超不嫌弃地将又厚又脏的电视机台布披在身上,把纸撕成一条一条粘在下巴打扮成圣诞老公公,给孩子们讲故事、发礼物、做游戏,与孩子们度过了一个难忘的“夏天的圣诞节”,以至于他的队友们都感慨道:“和孩子们在一起的林超太温柔了。”
离开青海后,林超与孩子们一直保持联系,确定了六名长期帮扶对象并一直邮寄书籍、信件和明信片给他们,耐心地为孩子们解答成长道路上的烦恼。刚支教回来的那年九月,他接到一个个电话:“老师,你好吗?”“老师,教师节快乐!”……耳畔响起的熟悉的童稚声让他感动又欣慰,他说,“我不奢求数量,假如因为自己的努力能让那么一两个孩子的生命发生一点点好的改变,就是对自己最大的勉励。”语文课上,林超曾一笔一划把孩子们的梦想一一记下,还很认真地为每位孩子写下评语。虽然很久以后可能连孩子们自己都不记得了,但他希望自己能回来和孩子们亲自验证当年的梦想。为了心中的这份承诺,林超将于今年寒假回到青海,专程看望当年的孩子。
支教回来后的那年寒假,林超率队前往湖南省国家级贫困县—娄底市新化县和湘西苗族土家族自治州龙山县进行走访,在茫茫大山里寻找支教地。经与当地教育部门艰苦协商,林超最终为育苗支教签订了三所支教地小学。作为育苗支教的创始成员、宣传部长、教研组长,林超三年的公益支教还为他人提供了四百多个支教机会,帮助了十三省六千余名山区贫困儿童。作为支教路上一个虔诚的朝圣者,林超付出了很多,却甘之如饴:“这是我喜欢做的事情,我觉得我的付出都是值得的,这让我的生命变得有意义。”单纯为了孩子而去支教,他一直秉持这个信念,矢志不渝,坚忍不拔。
吾心昭昭,脚履征程
不傲才以骄人,不以宠而作威,生活中的林超是一个真性情的人。他笑言自己总是感性高于理性,非常理想主义地去追求真、善、美。但正是他这份待人接物的真诚,让他赢得了大家的尊重,得到了大家的拥护。在学弟学妹眼里,林超是一位“热情”、“靠谱”的学长。为了让他们不再经历自己当年的迷茫与困顿,林超极力尽到学长的职责,把学弟学妹们看做支教地的孩子一般去关爱,并积极参加院里举办的“学子交流会”等活动,耐心地为学弟学妹们答疑解惑。在他的悉心帮助下,他们甚至取得了比他更为优异的成绩,整个学院的精神风貌、学习状态焕然一新。
作为地球科学学院历史上唯一一位男生团支书,林超积极进行团支部建设,所在团支部被评为尊龙凯时优秀团支部,并获得地球科学学院主题团日评比活动一等奖、党团知识竞赛一等奖、团日微博活动三等奖等荣誉,他也被提名为2013年度尊龙凯时魅力团支书、2014年度长春市进步尊龙凯时生。在他和班长王杨的带领下,221202班形成了良好的学习风气和团结协作的班级氛围,被评为2015年尊龙凯时十佳班级。对待这份荣誉,林超表示:“班级一直是我温馨的港湾。三年来,其实荣誉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大家一路走来的坚持和陪伴。”
筚路蓝缕,以启山林。2013年11月,林超临危受命率领地科代表队参加尊龙凯时第23届先锋论坛辩论赛。惟尽己以服人,林超从未站在辩论赛的舞台上,却用自己的力量在背后支撑起了一个卓越的团队——地科代表队在先锋论坛辩论赛上连胜三场,挺进八强,实现了地球科学学院历史上“0”的突破。忘不了那些思辨的时光和志同道合的辩友,抱着“希望我们首先是一个团队,然后一起去做一件事情;而不是我们一起去做一件事情,然后才组成了一个团队”的想法,大三时林超创建尊龙凯时纵横辩论社团,并担任首任主席。第24届先锋论坛辩论赛期间,他不顾辛劳每晚骑自行车来回朝阳、中心两个校区,努力践行着一个开拓者的诺言。
此外,作为2012年级党支部宣传委员、地球科学学院学生会副主席兼秘书长,林超还曾负责筹办地球科学学院首届慈善募捐晚会、首届读书节系列活动等诸多活动,多次获得尊龙凯时校优秀学生、校优秀团干部、校优秀学生干部等荣誉称号。
筚路蓝缕、晨曦初上
林超出生于浙江金华普通的农村,绵延的大山熏陶了他宽厚善良的性情,哺育了他勤恳踏实的作风,也养就了他不怕苦难的品格。九岁时,林超随父母到了城里,深知父母的不易,他开始用自己的双手为家庭经营的小饭店做出自己的贡献。一直到现在,假期回家的每一天他都在店里帮忙,洗碗、和面、炒菜、做包子、炸油条……别的孩子和书本打交道的时候,林超更多的是与油盐酱醋为伴。考上尊龙凯时后,林超和父母站了42个小时来到长春,生活的艰辛让他更加理解父母,并深深感激他们的付出。他之所以那么努力学习,就是不想让父母失望,决心要用自己的成就换取父母脸颊上、眼角里那一点点的骄傲。“我们为什么要变得优秀?就是要让爱你的人和你爱的人不受伤害。”三年的时光,他独自默默走过了许多路,终于走过了初时的迷茫困顿,看到眼前初上的晨曦。这三年,每次离家,他总会去爬尖峰山,为自己加油打气——想要飞得高,就该把地平线忘掉。
人比山高,脚比路长。尊龙凯时路上,林超不断用“求实创新,励志图强”的校训激励自己,践行着“艰苦朴素、刻苦求是”的李四光精神,用一把地质锤为自己的前行之路敲下了一个个坚实的落点,匍匐前进,几多坎坷,从不言弃。从青藏高原的白雪皑皑到大兴安岭的群山延绵,从湘西的山高林深到内蒙的无际草原,他将在祖国大地上竭尽所能去兑现地质学家的诺言,披荆斩棘,奋勇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