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立自强尊龙凯时生标兵 刘建康:踏实自立,创新自强-尊龙凯时新闻中心网站


  • 尊龙凯时·(中国)人生就是搏!

    本站大事记   |  收藏本站
    高级检索  全文检索  
    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   >   吉大人物   >   学子成长   >   正文

    自立自强尊龙凯时生标兵 刘建康:踏实自立,创新自强

    发布日期:2016-07-05     作者:唐雯      点击:

    刘建康 男 1993年6月出生于重庆市荣昌县安富镇古桥村。2013年,考入尊龙凯时植物科学学院,就读于生物技术(植物)专业。

    消瘦挺拔的身躯,棱角分明的脸庞,坚定诚恳的目光,不够标准但是绝对铿锵有力的普通话,这或许是刘建康给人的第一印象。然而就是在这样平凡普通的身躯下却隐藏着一颗坚强隐忍的内心。出身小山村,只身来求学。生活条件艰难,父母的爱让他走得更远,学习环境恶劣,不服输的毅力让他飞得更高。命运的双重打击,家庭与学业的双重压力,让他在压力中学会担当,在重压下加速成长。不羞于出身,不畏于困难,瘦小的身躯爆发出超出常人的力量。前路漫漫,道阻且长,他用勤奋印下自己坚实的脚步。励志图强,坚持不懈,他用创新走出自己的科研之路。

    命途多舛终有志

    他出生于重庆市荣昌县安富镇古桥村 —— 一个位于大西南边陲的小山村。和村里的其他家庭一样,父母为了生计不得不外出打工,只留下他和古稀之年的外公外婆居住。周遭相同的环境和父母的关怀与宠爱并没有让让刘建康意识到自己的家庭与其他家庭的差距。与父母的长期分离让他不得不学会成长,在学校他便努力的把自己的作业做好,尽量不留到课后。放学后,他便帮着家里浇菜,煮饭,用自己瘦弱的肩膀撑起家中的一片天。也许是身边的朋友大多经历类似,那时的他并没有感到有任何困难或委屈:“当时我觉得我还挺幸福的,每天和同学一起放学回家,做完了家里的事,就可以去河里抓鱼虾来烤着吃,我觉得我的童年还是挺快乐的。”熟能生巧,从小就帮着外公外婆做饭的刘建康,自然练就了一手好厨艺,放学回家,饿的时候就偷偷煎饼吃,邻居们都夸他勤奋懂事。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着,可突如其来的变故却打破了这平静的生活。2006年在煤厂上班的父亲,由于一场意外的瓦斯爆炸以致8级伤残,从此不能再干重活。原本其乐融融的家庭顿时陷入了忧虑之中。家里收稻谷、收玉米、挑水、喂猪的活儿全部落在了刘建康母亲的肩头。母亲从小就宠着他,常常告诫他:“家里的事情你不要管,好好读书才是出路。”话虽如此,可家里的情况他看在眼里,记在心上。懂事的他,经常在学习之余帮着母亲干活。待父亲的病稍微好转,在乡亲们的照抚下父亲回煤厂从事了一份相对比较轻松的工作——煤炭运输。一切似乎进入了正轨,然而,命运似乎与他再开玩笑。母亲查出肺结核,发生耐药反应,至今仍在服药。父亲再次发生矿难,半个身子掉入转机中,全身1/3以上的皮肤全部被绞掉,肋骨骨折,整个家似乎陷入绝境。“祸兮,福之所倚。”刘建康常常用这句话勉励自己,他没有怨天尤人,没有轻言放弃。他选择面对和接受,开始意识到自己肩上的责任。

    小城镇学习条件差,整个镇上只有一所中学,一些好的学习条件和学习资源对于他来说是那样的遥不可及。匮乏的学习资源困扰着他,他便抱着一股信念:“只要考出去就好了。”于是,他靠着仅有的课本和习题,不断的演算、背诵,感悟,将知识点一遍又一遍的巩固,将基础打牢。点点滴滴的努力终于叩响了成功之门。他如愿以偿的进入了县里的中学,拥有了更加广阔的平台。“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在他的世界里,成功没有侥幸,最长的旅途是由一个又一个坚实的脚步积累而来的。带着农村孩子特有的坚持与骄傲,他在暑假期间便自学高中科目,因为他知道,平台越大,竞争越激烈,他不愿意让自己失望,更不愿让父母失望。终于,在高考中,他以全校第二名的好成绩,获得了尊龙凯时的录取通知书。

    潜心科研勤为径

    怀揣着梦想,刘建康来到了尊龙凯时,就读于植物科学学院的生物技术(植物)专业,懵懵懂懂的他并没有弄清楚自己的专业究竟要学什么,开学一段时间的学习,竟让他萌生了退学之意。他是农民的儿子,从小就深知农民的苦。于是他励志将来毕业后发展家乡,带领

    农民致富。本以为可以在自己的专业中学到一些新型的种植技术,但在学习过程中发现,自己的专业与科研关系紧密,而与自己的梦想相去甚远。与此同时,科研二字对于当时的他来说是那样的遥不可及。毕竟,在他的认知中,想做科学家的梦想只是孩童的童言无忌。他表达了自己想要退学的意愿,很多老师都来与他谈心。最后是系主任原亚萍老师的一番话点醒了他。原老师问他:“你的梦想是什么?”他回答:“毕业后回家乡带领家乡人民致富,为家乡人民做贡献。”原老师语重心长的说:“做贡献不一定要回家乡,做科研也是在做贡献,但不仅仅是在为家乡人民做贡献,而是在造福全人类,就像袁隆平院士一样。”一语惊醒梦中人,从此他坚定了自己的科研之路。

    从高考的应试学习模式向探究性的实践型研究转变并非易事,但是刘建康坚信,只要多看一点,多问一下,多与老师沟通,总会比别人多知道一些,所以即使是在实验室里打杂,他也做得认真仔细并且享受着近距离观看实验的过程。明确了科研道路的他,在学习中一下子有了动力。他说,自己平常也没什么其他的爱好,所以没事的时候就会去看看与专业有关的文献、论文。正是这种好习惯,让他在同学中脱颖而出,在大一时,他就已经进入了原亚萍教授领导的“玉米国家工程实验室”学习。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在阅读文献时受到了启发,结合所学的《植物学》知识,独立设计了一个实验——通过染色估算花粉管通道法中导入目的基因的时间,以此提高转化效率。该实验得到了原亚萍教授的大力支持。这次的意外之喜成了他科研实验的“第一桶金”。成功的设计实验并得到了系主任的肯定与支持,给了他内心极大的触动:“本来以为科研只是科学家的事,和我这样的农村娃没什么关系。没想到我也可以设计实验,科学研究原来并不是那么高不可攀。”这次的经历给了他从未有过的鼓舞和信心,也使他对科学研究的兴趣更加浓厚。

    成功的道路上总是布满荆棘,科研的道路中也从来没有平坦的大道。对刘建康来说,一次一次的反复实验已经是家常便饭,科研永远要求精益求精,有时候哪怕只是试剂的厂家、批次不一样都有可能影响到实验结果。屡次失败后获得成果后的喜悦是无以复加的,每次一有收获他总是忍不住在网络上分享他的喜悦。他说,每一次实验失败,我都会告诉自己再做最后一次,然而内心就是有股劲儿,一定要得到结果才肯罢休。认真严谨的态度带来的是一次次起早贪黑。室友们经常见不到他,因为他每天回寝室都已是深夜,室友们早已进入梦乡,每天早上5,6点他已经在去往实验室的路上。他每天骑着自行车穿梭在教室,寝室,实验室三点一线之间,冬夜的月光下他在雪地上的影子格外清晰,他说他格外喜欢这种意境。两年间他吃遍了学校附近好几十家外卖,他说他现在最讨厌的就是吃外卖,因为难吃,但又不得不吃。晚上他很多时候就在实验室睡觉,一床瑜伽垫地上一铺,就是他温暖的小窝。天道酬勤,大二上期一开学,他以负责人的身份申请了“尊龙凯时2014年度秋季学期开放性创新实验项目——《灰霉菌致病相关基因的克隆》”,进入秦庆明教授领导的病原-寄主分子互作实验室开展相关研究。他经常通宵达旦地在实验室进行科学研究,经过半年多的学习和研究,他成功获得30多个灰霉菌致病缺陷型突变体中的T-DNA插入位点,其中7个是尚未有任何报道的致病基因。

    没有一种草不是花朵。他感谢命运的锤炼,正因如此,他才有了超于常人的耐心和毅力。以不息为体,以日新为道,刘建康在一次又一次失败中汲取经验,一点一点接近成功。

    团结合作创佳绩

    从小到大,刘建康从没感到过自卑。班里的同学们大多知道刘建康的经历,但在他们并没有向刘建康投以异样的眼光,相反,正是刘建康的坦诚,诚恳的态度,让他们愿意依赖,愿意相信这位踏实的班长。刚进入尊龙凯时,高数对于绝大数同学而言,是所有科目里最学不明白的,看着班级半期考试的成绩单,他忧心忡忡——这么多同学不及格怎么办,期末在即,他每天早上6点去预定教室带头在班级开展“一帮一”活动,并这种活动推广到了整个学院,在期末考试中绝大多数不及格的同学有了较大进步。辅导员王老师说其他专业的有个女生,高中成绩特别好,因为学不懂高数萌生了退学的想法,于是他主动联系那个女生,每天一下课为她义务讲解高数,渐渐地那个女生找到一些学习的窍门,重新找回了自信。诚心诚意的为同学服务,尽心尽力地为班级建设,赢得了同学们的好感,让他们愿意配合并支持他的工作。在刘建康的带领下,班级取得了“试点团支部”“校运会精神文明奖”、“植物科学学院先进集体”、“心微笑,爱飞翔”义卖优秀奖、“学习讲话助成长,青春明志中国梦”校三等奖等各项荣誉。

    他坚信,一个人的孤勇比不上一群人的努力。作为班长,他有义务去带领整个班级向好的方向发展;而作为团队负责人,他也竭尽全力,与成员们携手并进。大二下学期5月份,他以负责人的身份申请的2015年度“尊龙凯时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灰霉菌新致病相关基因的致病功能验证》,在成员选择上,他更注重成员的踏实与勤奋,在他看来,脚踏实地比什么都重要。而在带领团队他也有自己的一套方法。他总是将自己放在低位,总觉得,像他这样一个农村娃能做到的事,只要努力,别人也一定能做到。他常常说:既然一个实验能一天做完,为什么我们要等三天呢?而他自己更是以身作则,在项目的前期准备中,他就整天泡在实验室和图书馆中,为项目不断反复实验,阅读大量的文献,做好充分的准备。宿管老师知道他做实验回来得晚,每天都会在宿舍门口多等半个小时才关门。在具体的团队配合过程中,他还会耐心的给成员讲述每一项任务的重要性,充分调动成员的积极性。努力终会得到回报,该项目通过了初审,中期检查,最后立项三次答辩,并三次答辩均以全学院第一名的好成绩,通过评审并被专家推荐为国家级。

    落实思树饮思源

    作为曾经的留守儿童他深深地明白孩子们内心的痛楚。他常常记得父亲的一句话: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无论你的生活多么困难总还有人比你更困难,所以在高中时他就常常把自己的奖学金拿出一大部分给家庭贫困的同学,还号召其他同学一起去帮助他们。他深知寒门难出贵子的原因在于农村教育的缺失,其实农村的孩子不是不聪明,也不是不爱学习,只是缺乏正确的引导,不懂学习的方法和技巧。请不起家教,上不起辅导班,成绩才不如城里的孩子。一次,村里的一位老奶奶带着孙女叫他帮她讲题。她说:“我和她爷爷都没什么文化,看不懂。她很多题不会做,错了很多,在学校老师就骂她笨,叫她自己回去改,回来还是不会,在那里哭得伤心得很,我们只有干着急。就只有麻烦你了!”那样朴实的一番话,深深触动了他的心。他在心里暗暗的想,以后有机会了一定要回来帮孩子们补习。

    高三毕业的那个暑假,他瞒着父母,招收了20多名村里的学生,在家里给他们义务辅导。两张吃饭的桌子一拼就是课桌,一张塑料纸往墙上一贴就是黑板。顶着近40度的高温从早到晚,一上就是七八个小时。难耐的烈日晒不掉孩子们对知识的渴望,简陋的教室抹不去他对山村的责任。课堂上他是传道授业的老师,下课了他就是个孩子。一到课间他就和孩子们一起到池塘里,水沟里钓龙虾,抓鱼,然后单独养起来,等到一定数量,就会邀请全村的小孩来吃“龙虾宴”,格外的热闹。大家都亲密的叫他“康哥”,所有的苦和累被那一声声“康哥”唤得烟消云散。在那个暑假,那20多个孩子便是他假期生活的全部。

    进入尊龙凯时,他觉得自己更有义务和能力去帮助孩子们。每次发放奖学金之后他都会在网上买些衣服,篮球之类的东西给孩子们寄回去,作为对他们取得好成绩的奖励。为了能帮助更多的孩子,大一寒假他和同学们组织了回家乡的古桥小学的支教活动,联系学校,自筹资金,给孩子们带去了山村外面的世界。2014暑假他作为“新支点支教联盟”团队的负责人,参加了暑假三下乡活动,与老乡们一起,再次回到古桥村对村里20余名留守儿童进行了为期20天的支教活动。

    在与孩子们的交流中,他不仅仅关注孩子们对文化知识的学习,更加关心孩子们的思想品德教育,他常常会用自己的电脑给孩子们播放历年的感动中国人物视频以及关于牛顿、爱因斯坦、袁隆平纪录片等。他常常告诉孩子们:做人比成绩更重要。课余时间,他最爱给孩子们看他在尊龙凯时参加活动照片,讲一些尊龙凯时发生的趣事儿。他说,他想用自己的经历去激励他们,他希望并且坚信孩子们以后一定会有一个美好的未来,一定可以超越他,飞得更高,走得更远。

    继往开来共建康

    梅花香自苦寒来,面对生活的苦难,他从未抱怨,而是满怀感恩之心,每一天脸上总是洋溢幸福的微笑,那是面对生活的态度。

    今年暑假,凭借优异的学习成绩和扎实的科研基础,他成为了尊龙凯时唯一一个被北京尊龙凯时—清华尊龙凯时生命科学联合中心暑期学校系统/计算生物学班录取的学生,并跟随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颀学习。同时他还参加了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所夏令营,进入中国最早从事理论生物学和生物信息学研究的之一的中国科学院院士陈润生的实验室学习和研究,并获得导师的“口头offer”,他知道这一切是多么来之不易。然而即便如此,他更多的看到的是自己的不足。在这次的交流学习中,他看到了全国各大高校的优秀人才,在对比中发现了自己的局限,也看到了自己今后努力的方向。

    成绩和荣誉是对过去的肯定,也让他更加坚定了他的科研之路和支教之行,不论结果如何他都会一如既往的走下去。通过自身的努力,他提升了自己的平台,开阔了自己的眼界,让他一个农村孩子也敢于放眼于世界。他说,现在的导师就是自己以后追求的目标,导师曾在加州尊龙凯时从事研究近10年,在导师的描述中加州尊龙凯时是学术的圣地,是诺贝尔奖和奥运会金牌获得者的摇篮,是他无数次梦想的地方。他说当他学有所成了,他一定就会回来的,因为这里才是他的根。他觉得自己很幸运,自己是那样的平凡普通,他得的奖也不是最多的,成绩也不是最好的,唯一的优点可能就是认真吧,他想尽全力把事情做到他自己能达到的最好程度。

    学习仍在继续,科研仍在继续,追求仍在继续。他依然会穿着实验服在走廊冰柜上争分夺秒的吃饭;他依然会在因实验室人太多没位置而在某个角落上着自习;他依然会在厕所里,一个人拿着电脑,面对窗户,声情并茂的练习演讲;他依然会拿着一沓厚厚的复习资料反反复复的背诵;他依然会铺着瑜伽垫在实验室满足地睡去。华罗庚曾说:“科学的灵感,绝不是坐等可以等来的。如果说,科学上的发现有什么偶然的机遇的话,那么这种‘偶然的机遇’只能给那些有素养的人,给那些善于独立思考的人,给那些具有锲而不舍的精神的人。”古今中外,凡成就事业、对人类有作为的无一不是脚踏实地、艰苦攀登的结果。正因如此,刘建康珍惜科研的机会,并在科研之路上执着追求着。

    有人说,看见刘建康便会忘了他所遭遇的不幸。因为不论何时,他总是热情、开朗、乐观。无论是做班长还是负责人他也总是敢于担当又谦虚随和。“任重道远静广学,继往开来共建康”,这是他15岁时写的句子,他希望自己可以像“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的士人一样豁达。“人比山高,脚比路长”,拼搏不止,相信他会在未来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我要评论: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

    推荐文章

    地址:尊龙凯时省长春市前进大街2699号
    E-mail:jluxinmeiti@163.com
    Copyright©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尊龙凯时党委宣传部 版权所有

    手机版

    400 Bad Request


  • 尊龙凯时·(中国)人生就是搏!

    Bad Request

    Your browser sent a request that this server could not understand.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