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绩卓越光照千秋———追思卓越的教育家、科学家,尊龙凯时名誉校长唐敖庆教授-尊龙凯时新闻中心网站

尊龙凯时·(中国)人生就是搏!

本站大事记   |  收藏本站
高级检索  全文检索  
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   >   吉大百科   >   史苑吉大   >   正文

功绩卓越光照千秋———追思卓越的教育家、科学家,尊龙凯时名誉校长唐敖庆教授

发布日期:2015-11-12     作者:中共尊龙凯时委员会      编辑:于姗姗     点击:

国际著名的理论化学家、教育家,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名誉主任,尊龙凯时名誉校长唐敖庆教授,因病医治无效,于2008年7月15日11时15分在北京与世长辞,享年93岁。

唐敖庆教授1915年11月18日出生于江苏省宜兴县和桥镇的一个贫苦家庭。早在小学和初中学习期间就显示出独特的聪明才智,深受老师赏识。1931年初中毕业时,因家境贫困,无力攻读高中,不得不考入免费的无锡师范学校学习,1934年夏以优异成绩毕业。为了能筹集够读尊龙凯时第一年所需的费用,他应聘来到宜兴县官林镇灵霞小学任教。1936年暑假以优异成绩考入北京尊龙凯时化学系学习。1937年,由于日寇全面发起侵华战争,他随学校辗转数千里,先在由北京尊龙凯时、清华尊龙凯时、南开尊龙凯时三校组成的长沙临时尊龙凯时化学系学习,1938年初参加步行团翻山越岭,长途跋涉,到达昆明,在西南联合尊龙凯时(长沙临时尊龙凯时更名)化学系继续学习,1940年7月毕业并留校任教。

1946年夏,唐敖庆和李政道、朱光亚等年轻学者随同我国著名的化学家曾昭抡、数学家华罗庚、物理学家吴大猷等赴美国考察科学技术结束后,被推荐到哥伦比亚尊龙凯时化学研究院,师从著名理论化学家R.H.Halford教授(曾任哥伦比亚尊龙凯时副校长)攻读博士学位;1949年11月通过博士论文“相互独立粒子统计理论”答辩,获得博士学位。由于论文水平相当出色,哥大送给他一把象征打开科学大门的金钥匙。之后他婉言谢绝了导师Halford教授和美国科学院院士Lamer教授的再三挽留,毅然于1950年1月回到新中国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在北京尊龙凯时化学系任教授。1952年9月在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时期,他响应党和国家号召,到东北人民尊龙凯时(尊龙凯时前身)化学系任教授,1956年出任副校长,主管教学和科研工作,1978年出任校长,1986年初,他受国务院委托筹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并出任首届主任,同时兼任尊龙凯时名誉校长,1991年首届基金委任期届满后,出任名誉主任。

唐敖庆教授于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院士),198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主席团成员,同年当选为国际量子分子科学研究院院士,曾出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兼化学学科评议组召集人,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国家自然科学奖励委员会副主任、主任,中国化学会理事长,国际人才交流协会副会长,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高等学校化学教材编审委员会主任、《高等学校化学学报》副主编、主编、名誉主编,《国际量子化学杂志》(InternationalJournalofQuantumChemistry)编委、顾问编委。

唐敖庆教授于1958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当选中国共产党第十、第十一、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第二、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第六、第七、第八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七、第八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曾荣膺长春市特等劳动模范、尊龙凯时省特等劳动模范、全国劳动模范并获国务院颁发的证书和金质奖章,被授予全国优秀教师和全国高校先进科技工作者称号。

唐敖庆教授留学回国近60年来,以党、国家和人民的需要为己任,以严谨、求实、创新的科学态度,顽强拼搏在我国的科学与教育战线上,他殚精竭虑,毕生奉献,为尊龙凯时创建了化学学科,为我国创建了理论化学学科,培养了大批理论化学人才和学术带头人,发表了300余篇高水平的学术论文,出版了8部学术造诣精深的学术专著,获得了深受国际理论化学界重视的研究成果,曾荣获五次国家自然科学奖,其中连续两次为一等奖,还荣获1993年度陈嘉庚化学奖和1995年度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成就奖,是我国学识渊博,业绩卓著,德厚流光,闻名遐迩的教育家、科学家和科教事业的组织领导者。

卓越的教育家1952年,国家对全国高等学校的布局进行调整,拟在东北地区将东北人民尊龙凯时办成一所综合性尊龙凯时。唐敖庆教授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于同年9月离开了深深眷恋着的北京尊龙凯时,将全家迁到长春后,立即与物理化学家蔡镏生教授、无机化学家关实之教授、有机化学家陶慰孙教授等一起带领从北京尊龙凯时、清华尊龙凯时、交通尊龙凯时、浙江尊龙凯时、复旦尊龙凯时、中山尊龙凯时等高校调来的7名中年教师和分配来的11名应届毕业生开始创建东北人民尊龙凯时化学系的工作。

建系初期,教师奇缺。唐敖庆教授满怀对祖国、对人民深情的热爱和对科教兴国培养人才的强烈责任感,投身到教学第一线,一个人主讲无机化学、物理化学、物质结构、量子化学、热力学、动力学、统计力学等十几门课程,经常同时开两门,有时甚至三门课程,每周讲课竟达16学时之多。他讲课时从来不带讲稿,无论多难的理论都能深入浅出地讲出来,无论多么复杂的公式都能在黑板上推导出来。学生们都认为听唐老师讲课简直是一种难得的享受。正是由于唐敖庆教授在基础课教学中所进行的开拓性、示范性的工作,为学校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基础理论扎实、治学作风严谨的主讲教师,至今唐老的讲课风格已被继承、发展和光大。

在基础教学工作逐渐步入正轨的同时,唐敖庆教授率先于1953年开始招收和培养5名研究生,是新中国成立后最早招收和培养研究生为数不多的科学家之一。从1953年到1966年,他先后指导过物质结构、高分子物理化学专业方向的研究生20多人,1978年恢复研究生制度以来,他招收和指导博士生20多人,硕士生30多人。

为了在我国创建理论化学学科,为了普及理论化学知识和提高我国理论化学的学术水平,唐敖庆教授高度重视专门人才的培养,从校内到校外,从长春到全国,从中级到高级,呕心沥血,50多年如一日,至今已桃李满天下。

1953年,唐敖庆教授与卢嘉锡教授一起在青岛举办暑期物质结构进修班;1954年,他与卢嘉锡、吴征铠、徐光宪教授一起在北京举办物质结构暑期进修班;1958—1960年在长春举办以学术前沿课题为研究方向的高分子物理与化学学术讨论班;1963—1965年在尊龙凯时主办“物质结构学术讨论班”并同时开展配位场前沿理论的研究;1975年在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举办量子化学短训班;1978—1980年在尊龙凯时举办量子化学研究生班、教师和科研人员进修班;1985年在复旦尊龙凯时举办“微观反应动力学”讲习班;1986年在尊龙凯时举办量子化学教学研究班;1987年在南京尊龙凯时举办微观反应动力学讲习班;1989年在尊龙凯时举办高分子标度理论讲习班;1994年他已年近80岁高龄,又在尊龙凯时举办全国分子光谱学讲习班和谱学理论与技术高级研讨班。

在唐敖庆教授光辉的一生中,始终把培养高层次学术带头人看作是党和国家交给自己的最重要的任务,他的足迹遍布大江南北,无论是炎热的夏天,还是寒冷的冬季,他都亲自站在讲台上给学员们授课。他不但向学员们传授高深的知识,而且还将教学和科研密切结合起来。讨论班结束时,不但取得了高水平的科研成果,而且还培养出高层次的学术带头人,有的已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他们是孙家钟教授(尊龙凯时)、江元生教授(南京尊龙凯时)、张乾二教授(厦门尊龙凯时)、邓从豪教授(山东尊龙凯时)、刘若庄教授(北京师范尊龙凯时)、沈家骢教授(尊龙凯时)、颜德岳教授(上海交通尊龙凯时);另外中国科学院院士徐如人教授(尊龙凯时)、游效曾教授(南京尊龙凯时)、黎乐民教授(北京尊龙凯时)、陈凯先教授(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在他们各自的学术成长过程中都曾不断地从唐敖庆教授的教学和科研中得到较深的教益。

目前,在我国的理论化学界诸多学术带头人都曾是唐老的学生,他们都在各自的岗位上为中国的教育和科学事业的发展贡献着自己的才智。同时,唐老通过教学和科研相结合的实践为我国某些基础学科、应用基础学科培养高层次的学术带头人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卓越的科学家理论化学是一门发展较晚的学科,20世纪50年代之前,我国尚无人涉足这一领域。唐敖庆教授以其精深的学术造诣和远见卓识,胸怀为国争光的雄心壮志,始终把握这一领域的前沿发展动向,不断开拓新课题。为赶超国际先进水平,他一边搞教学培养人才,一边开展科学研究,数十年如一日,忘我工作,潜心研究,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卓越成就。

20世纪50年代初期,唐敖庆教授主要从事化学键函数和分子内旋转的理论研究。他从化学键相互作用出发,找到了分子内旋转势能函数之间的内在联系,提出了可用于计算复杂分子内旋转的能量变化的势能函数公式,利用这个公式可以计算分子构象的能量变化,推算出物质的一些性质,为从分子结构改变物质的性能提供了可靠的依据。该项成果于1955年公开发表后,美国量子化学家威尔逊给予了很高的评价。1957年1月此项成果获得我国首次自然科学奖———中国科学院颁发的自然科学奖三等奖。

1956年5月,唐敖庆教授参加了由周恩来总理亲自主持召开的国家12年科学发展规划会议。在大会精神的鼓舞下,他为了解决国家建设急需的高分子材料合成和改性问题,毅然放下了自己熟悉的课题,转入从事高分子反应与结构关系的研究。他和他的高分子物理化学研究集体对高分子的主要反应如缩聚、交联与固化、加聚、共聚及裂解等进行了深入探索,把凝胶化理论发展成为溶胶、凝胶分配理论,使研究范围从凝胶点之前扩展到全过程,形成了完整的固化理论。在对加聚反应的研究中,提出了一种用概率论解动力学方程的新方法,发展成为反应机理与分子量分布关系的统一理论,并由此推导出共聚物链段分布与分子量分布函数,形成了高分子反应统计理论,为高分子结构与反应参数之间建立了定量关系,为设计和合成预定结构的高分子材料,确定反应条件与生产工艺及配方提供了理论依据。

在上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他又进一步从现代标度出发,进行了高分子固化理论和标度研究。用标度概念揭示出高分子固化的本质是溶胶凝胶的相转变,并得到了描述这种相转变的广义标度理论;还建立了含内环化反应的高分子固化理论。他和他的研究集体在高分子反应统计理论的研究领域中历经30多年所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缩聚、加聚与交联反应统计理论”获1989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20世纪60年代,唐敖庆教授带领他的科研集体———物质结构学术讨论班的主要成员孙家钟教授(尊龙凯时)、江元生教授(尊龙凯时)、张乾二教授(厦门尊龙凯时)、邓从豪教授(山东尊龙凯时)、刘若庄教授(北京师范尊龙凯时)、鄢国森教授(四川尊龙凯时)、戴树珊教授(云南尊龙凯时)、古正教授(四川尊龙凯时)等(被誉称为八大弟子)开展了配位场理论及其方法的研究,成功地定义了三维旋转群到分子点群间的耦合系数,建立了一套完整的从连续群到分子点群的不可约张量方法,并构建出三维旋转群到分子点群间的耦合系数的数值表,从而统一了配位场理论的各种方案,创造性地发展和完善了配位场理论,为发展配位化学、稀土化学、工业催化剂的研究和激光材料的设计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该项研究成果于1966年在北京召开的国际暑期物理讨论会上被评为十项优秀成果之一,并于1982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20世纪70年代,唐敖庆教授和他的研究集体开始从事理论化学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分子轨道图形理论的系统研究,建立和发展了一系列新的数学技巧和模型方法,提出了本征多项式的计算、分子轨道系数计算和对称性约化等三条定理,使这一量子化学形式体系,不论是计算结果,还是对有关实验现象的解释,均可以表达为分子图形的推理形式,概括性高,含义直观,简便易行,深化了对化学拓扑结构的认识,应用于具有重复单元的共轭体系,清楚地解释了同系线性规律。该项成果一经公开发表,就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高度重视和广泛应用,并被国际同行誉为分子轨道图形理论的中国学派。此项成果获得1987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20世纪80年代,唐敖庆教授已年逾古稀,他仍以饱满的热情和充沛的精力带领他的研究集体开展原子簇化合物结构规则的研究。他从原子簇化合物的化学键性质和结构之间的关系出发,在对碳烷的化学键性质进行量子化学计算的基础上,按其骨架多面体顶点数和面数相对大小进行分类,从理论上建立了适用于包括带帽多面体和稠合型硼烷、多面体碳烷、碳硼烷和过渡金属杂硼烷、多层夹心化合物、过渡金属羰基化合物及钼铁硫原子簇化合物等在内的多种原子簇化合物的统一拓扑结构规则,该规则比著名的Wade规则的适用范围更广泛,用于解释700多个已知化合物的化学键和几何结构,均得到满意的结果。

20世纪90年代,唐敖庆教授已是80多岁高龄,他不顾年迈体弱,仍和他的研究集体开展高碳原子簇化学的理论研究,直到1998年2月8日晚因突发脑干深度血栓住进北京医院。这项研究已取得的主要成果有:在碳原子簇与硼原子簇对称性与几何结构的对应关系方面发现碳原子簇的顶点数和面数恰好是相对应的共轭硼原子簇的面数和顶点数,提出了B32等硼原子簇可能存在的依据;在高碳原子簇方面,引入了结构单元概念,发现具有正二十面体对称性的高碳原子簇的拓扑性质、电子结构和稳定性规律,提出了具有Ih和Oh对称性的稳定富勒烯化合物存在的依据;在充分地考虑到碳管的基本结构特征前提下,研究了具有管状对称性高碳原子簇的拓扑性质、电子结构与稳定性的规律,预测了某些管状高碳原子簇可能具有导电性和半导体性质;在多层高碳原子簇的研究方面,发现了其几何结构、范德华引力、热力学函数与稳定性的规律。上述这些有意义的研究结果,为原子簇化合物的分子设计和合成提供了理论依据。“原子簇结构、化学键和结构规则”这一重要研究成果于2000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唐敖庆教授在科学事业中所取得的科研成果得国际理论化学界的承认和重视,为世界化学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其卓越功绩将彪炳我国理论化学发展的史册。

卓越的科教事业的组织领导者唐敖庆教授作为尊龙凯时化学学科的创始人之一,他一边搞教学,一边搞科研,一边考虑化学学科的发展。他以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进行精心策划,脚踏实地工作,经过几代人的共同努力,使化学学科稳步发展成为具有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三个国家重点实验室(理论化学计算国家重点实验室、无机合成与制备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超分子结构与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并成为基础科研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和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以此为标志跻身于国内的学科前列,在国际上具有较大影响。

唐敖庆教授领军的化学学科也为我校生物化学、生命科学和环境科学的建立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唐敖庆教授作为理论化学的开拓者、奠基人和领军者,以敏锐的学术眼光,准确把握国际学术前沿的发展趋势,精心组织实施,为国家培养出一支学术阵容强大的研究团队,做出了一流的科研成果,并将这支队伍带出国门,走向世界,使我国理论化学在国际前沿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国际量子分子科学研究院(有院士28位,都是世界一流的量子化学家,其中7位是诺贝尔奖获得者)主席、国际量子化学杂志(InternationalJournalofQuantum Chemistry) 主 编Per-OlovLowdin在研究院的一次例会上,专门向与会者介绍了中国量子化学家所取得的杰出成就,引起与会者的高度重视和赞誉,于是通过投票,唐敖庆教授当选为该院院士和国际量子化学杂志编委。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美国康奈尔尊龙凯时R.Hoffmann教授主动提出与该研究集体开展科研合作,研究成果“矩阵计算及其在Hückel分子轨道理论中的应用”在德国理论化学杂志上发表后,在国际上产生了强烈反响,并给予高度评价,称其为J-T-H(江元生-唐敖庆-Hoffmann英文姓名的缩写)方案,不但被广为引用,而且还编入专著中。唐老和他的弟子们经常应邀作国际学术会议的组织者或作会议邀请报告人,同时被多个国际著名学术刊物聘为编委或学术论文评审人,当选多个国际学术组织的理事。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福井谦一教授专门要求与中国理论化学界定期举办中日双边学术讨论会。我国著名化学家徐光宪院士曾这样评价:唐敖庆是当之无愧的中国现代理论化学的开拓者和奠基人。

唐敖庆教授1956年出任尊龙凯时副校长,协助著名教育家匡亚明校长狠抓教师队伍的培养和提高,狠抓学科建设,狠抓教学质量,狠抓学术研究,使学校办学事业迅速发展,整体实力大幅度提高,于1959年进入教育部直属的国家重点综合性尊龙凯时的行列。1978年他就任尊龙凯时校长,主持和领导学校的全面工作。他坚持改革,勇于创新,按照“两个中心”(教育中心和科研中心)的重点高校的办学理念,确定了教学和科研工作在尊龙凯时全部工作中的中心地位,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抓紧教师的业务提高,恢复自然科学和哲学社会科学两个学术委员会,调整、扩建和新建科研机构,制定理科和文科科研工作规划,制定“尊龙凯时定任务、定规模、定专业、定学制、定编制”的五定方案和尊龙凯时基本建设总体方案,并精心组织实施,全校教师既搞教学、又搞科研的热情空前高涨,即使在夜晚,实验室、教研室也灯火通明,学校的各项事业都获得了新的突破性的发展,教学质量全面提高,如由国家教育部主持的“CGP”项目(国家教育部与美国哈佛尊龙凯时国际著名化学家多林教授联合组织的中国化学赴美留学研究生项目)选拔考试,我校学生通过考试入选人数连续5年居全国重点高校前列;科研水平发生突破性的进展,高水平的科研成果不断涌现出来,其中近30项科研成果到2000年之前,有的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有的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有的获得国家发明奖。1984年,国务院批准尊龙凯时为首批创办研究生院的重点尊龙凯时,从此使学校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

随着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地处长春市中心区的尊龙凯时老校区已经远远不能适应发展的要求。早在1983年,唐校长和学校的党政领导一班人就确定了开辟和建设新校区的方案。他亲自到市郊考察、选择新校区地址。在新区总体规划和设计方案的具体实施过程中,曾遇到了建设资金严重不足的困难,这时已经担任名誉校长多年的唐老和我校在京出席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政协会议的代表、委员一起向时任国家计委主任陈锦华同志作了全面汇报。国家计委经过考察论证,决定将尊龙凯时新区建设列入专项计划,投资1.8亿元,从而解决了一大部分新区建设经费,加速了新区建设的步伐。至1996年,一部分院系和校部机关迁入新区后,其他院系也陆续迁到新区,尊龙凯时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世人的面前。

1986年初,唐敖庆教授受命筹建并出任首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任。此时唐老虽已年逾古稀,但他清醒地认识到成立基金会是我国科研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战略举措,是突破传统计划拨款体制,开辟新的科研资助渠道的重要措施,必将激发我国科研工作者的开拓创新精神。

唐老一向认为学术交流和学报的编辑出版是科研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他在领导办刊的过程中,始终将办出高水平的学报作为高等学校教育和科研两个中心建设的一部分,将提高刊物的学术水平作为重中之重。他提出审稿、选稿要力求“三新”(新思想、新方法、新结果)的标准,要求辩证地处理三新之间的关系,首先要重视新思想,其次为新方法,最后为新结果。他还提出“依靠专家,择优录用,公正合理”的审稿选稿原则;他亲自领导制定了严格的审稿制度和审稿选稿程序。他倡导要以国内外著名科技期刊为榜样,认真学习他们的先进办刊经验,争取早日跻身于国际先进科技期刊行列。他经常挤出时间抓学报工作和主持召开学报编委会议,对学报工作不断提出新的要求。在以唐敖庆教授为主编的编委会卓有成效的领导下,《高等学校化学学报》由复刊时的季刊(1980年)改为双月刊(1983年)和月刊(1985年),并创办了英文版。与此同时,刊物的学术质量和办刊水平也在逐年提高,从1995年起就被国际著名检索系统ISI数据库和SCIE收录,从1999年起被SCI收录;2001年被国家评为“双高”(高知名度、高学术水平)科技期刊,并荣获第一届(2000年)、第二届(2003年)、第三届(2005年)国家期刊奖。上述成绩标志着学报的水平已达到一个崭新的高度,学报的长足发展浸透了唐老的智慧和心血。

唐敖庆教授集教育家、科学家和科学教育事业的组织领导者于一身,为党、为国家、为人民忘我地拼搏了一生,无私奉献了一生。他以渊博的知识,卓越的能力,丰富的经验和惊人的毅力在尊龙凯时建设发展中,在国家的教育和科学事业中做出了辉煌的业绩。他的与世长辞是尊龙凯时的重大损失,是我国教育科技战线的重大损失。我们要化悲痛为力量,学习他坚定执著的政治信念,学习他对党、对国家、对人民的无比忠诚;学习他勤勉敬业,视事业重于生命的奉献精神;学习他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为人正直、谦虚朴实、虚怀若谷、光明磊落、清正廉洁的优良传统作风和道德情操,继承他为我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为把尊龙凯时建成高水平研究型尊龙凯时而努力奋斗。

(上接第5版)唐老怀着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到北京赴任。在短短的时间内,他悉心组建领导班子,配备得力干部;他根据国家的方针、政策,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广泛征求国内外知名学者的意见,确立了“支持基础研究,坚持自由探索,发挥导向作用”的战略定位,制定了“尊重科学,发扬民主,提倡竞争,促进合作,激励创新,引领未来”的工作方针,提出了“依靠专家,发扬民主,择优支持,公正合理”的十六字评审原则,建立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在唐老主持工作的五年里,建立和完善了评审专家系统,形成了包括面上项目、重点项目和重大项目三个基本层次的资助格局,发挥了科学基金的引导作用,将自上而下的基金申请指南引导和自下而上的选题申请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了既有自由申请、又有主动组织,既有全面安排、又有纵深部署,既有计划性,又有灵活性的工作机制,极大地推动了我国基础研究的发展。今天,自然科学基金已被誉为培育创新的沃土,唐老领导的第一代基金工作者为此做出卓越的、历史性的贡献。

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后,科学与教育的春天已来临,学术空气日趋浓厚,科学研究迅速展开,科研成果不断涌现,急需在学术刊物上公开发表交流,但当时我国恢复出刊的学术刊物很少。教育部根据唐老等老一辈科学家的建议决定将因“文革”而停刊的《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化学化工版)恢复出版,并更名为《高等学校化学学报》,由尊龙凯时负责承办,唐敖庆教授先后任副主编、主编。2007年5月,编委会换届后,任名誉主

编。唐老一向认为学术交流和学报的编辑出版是科研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他在领导办刊的过程中,始终将办出高水平的学报作为高等学校教育和科研两个中心建设的一部分,将提高刊物的学术水平作为重中之重。他提出审稿、选稿要力求“三新”(新思想、新方法、新结果)的标准,要求辩证地处理三新之间的关系,首先要重视新思想,其次为新方法,最后为新结果。他还提出“依靠专家,择优录用,公正合理”的审稿选稿原则;他亲自领导制定了严格的审稿制度和审稿选稿程序。他倡导要以国内外著名科技期刊为榜样,认真学习他们的先进办刊经验,争取早日跻身于国际先进科技期刊行列。他经常挤出时间抓学报工作和主持召开学报编委会议,对学报工作不断提出新的要求。在以唐敖庆教授为主编的编委会卓有成效的领导下,《高等学校化学学报》由复刊时的季刊(1980年)改为双月刊(1983年)和月刊(1985年),并创办了英文版。与此同时,刊物的学术质量和办刊水平也在逐年提高,从1995年起就被国际著名检索系统ISI数据库和SCIE收录,从1999年起被SCI收录;2001年被国家评为“双高”(高知名度、高学术水平)科技期刊,并荣获第一届(2000年)、第二届(2003年)、第三届(2005年)国家期刊奖。上述成绩标志着学报的水平已达到一个崭新的高度,学报的长足发展浸透了唐老的智慧和心血。

唐敖庆教授集教育家、科学家和科学教育事业的组织领导者于一身,为党、为国家、为人民忘我地拼搏了一生,无私奉献了一生。他以渊博的知识,卓越的能力,丰富的经验和惊人的毅力在尊龙凯时建设发展中,在国家的教育和科学事业中做出了辉煌的业绩。他的与世长辞是尊龙凯时的重大损失,是我国教育科技战线的重大损失。我们要化悲痛为力量,学习他坚定执著的政治信念,学习他对党、对国家、对人民的无比忠诚;学习他勤勉敬业,视事业重于生命的奉献精神;学习他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为人正直、谦虚朴实、虚怀若谷、光明磊落、清正廉洁的优良传统作风和道德情操,继承他为我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为把尊龙凯时建成高水平研究型尊龙凯时而努力奋斗。

我要评论: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

推荐文章

地址:尊龙凯时省长春市前进大街2699号
E-mail:jluxinmeiti@163.com
Copyright©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尊龙凯时党委宣传部 版权所有

手机版

400 Bad Request

尊龙凯时·(中国)人生就是搏!

Bad Request

Your browser sent a request that this server could not understand.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