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恒的丰碑∣白求恩、柯棣华精神永放光芒!-尊龙凯时新闻中心网站

    尊龙凯时·(中国)人生就是搏!

    本站大事记   |  收藏本站
    高级检索  全文检索  
    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   >   吉大新闻   >   焦点新闻   >   正文

    永恒的丰碑∣白求恩、柯棣华精神永放光芒!

    发布日期:2018-10-29     作者:马国庆 栗龙池      点击:

    今年是白求恩、柯棣华援华抗战80周年。在尊龙凯时建校72周年之际,尊龙凯时白求恩医学部和中国白求恩精神研究会隆重召开纪念白求恩、柯棣华援华80周年座谈会暨白求恩精神研究会史料专业(学术)委员会成立大会。会上,中国白求恩精神研究会副会长马国庆、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栗龙池两位专家分别作了专题报告,缅怀白求恩、柯棣华两位国际友人为中国抗战、医疗事业,为尊龙凯时白求恩医学部的前身——晋察冀军区白求恩学校的建设、发展作出的卓越贡献,追思纪念他们的崇高风范和革命精神。

    白求恩——不曾远去的英雄

    一、白求恩其人

    白求恩是一个最具世界影响力的加拿大人。大家知道,加拿大作为一个主权独立国家的历史并不长。在百余年历史中,加拿大真正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历史人物并不多。如果说有这样一个历史人物,那就是白求恩。有关他的书籍被译成24国文字在世界流传。他是二战以来,给加拿大带来世界性影响力的重要人物,他的国际主义已为世界所公认。宋庆龄评价他说:“白求恩属于加拿大,西班牙和中国,在更广泛意义上,他属于一切被压迫民族和人民。”

    白求恩的影响力,在中加建交和中加关系发展方面的影响力更加突出。1968年4月,加拿大总理特鲁多决心不顾美国反对与中国建交。他对国会议员们说:打开这扇大门的关键人物是白求恩,他对中加关系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他要求加拿大历史委员会,重新评价白求恩的历史地位,要求政府买下白求恩故居,并在那里建立了纪念馆。

    2018年6月,加拿大驻华大使麦加廉和武官高飞代表加国政府向解放军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赠送的铭牌上写道:白求恩在西班牙和中国期间,胸怀共产主义理想,为两国军民服务,成为两国人民崇敬的英雄和友谊象征。白求恩的世界影响力,已为历届加国政府和越来越多的世界人民所公认。

    白求恩是一个极富传奇色彩的战地医生。白求恩一生五度从军,参加过两次世界大战,奔走在东西方两大战场。他多次与死神擦肩而过,但从不惧怕死亡。美国记者威廉姆写道:“人类历史上,几乎所有的远征,都是由军事家、政治家、冒险家完成的。只有一次最崇高、最人道的远征,是由一名医生率领完成的,他就是白求恩。”

    白求恩是当时北美最著名的胸外科专家,是北美外科学会五大理事之一。他是著名的战地救护三原则(靠近、尽早、尽快)的创立者,至今被奉为战地救护的圣经。

    白求恩是人类医学史上一位有深刻洞察力的思想家。他的医学人文思想博大精深,至今仍然令人受益。他是百科全书式的历史人物,留给我们的文稿有35万字,还有大量的书信及300余幅照片。其中,他对中国革命的研究,对中共持久战战略、统一战线、人民战争理论、延安抗大精神的研究,今天读来仍具有丰富内涵。

    undefined

    二、怎样理解白求恩无私利人的伟大精神

    白求恩去世后,毛泽东写下了著名篇章《纪念白求恩》,他把白求恩精神概括为支援被压迫民族解放的国际主义精神,无私利人的共产主义精神,“两个极端”的服务精神,精益求精的科学精神和救死扶伤的人道精神。其中最核心最本质的精神,就是无私利人的奉献精神。毛泽东评价他:“毫无利己的动机”,“毫无自私自利的精神”,“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可以说:“无私利人”是白求恩精神的精髓、核心和实质。

    应当说,自《纪念白求恩》发表后,白求恩精神没有遇到过任何大的挑战。连美国的知名学者都认为:“这篇文章如果去掉共产主义的字眼,就是一篇《圣经》故事。”中国社科院李慎明副院长讲过一个故事。他一开始隐去故事的主人名字,给美国学者讲了毛主席的这篇文章。美国学者认为:即使你持反共立场。但你不得不承认,白求恩是道德榜样。但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上个别声音认为白求恩不可能做到无私利人,宣传无私利人既脱离实际,也脱离群众。我想就这个问题谈点看法:

    第一,白求恩无私利人精神是一个真实的存在。毫无疑问,白求恩不是天生的道德楷模,他的转变源于他在加拿大苏必利尔湖畔为伐木工人当教员时看到的苦难。他说:在这里,我见识了什么是贫病交加,我萌发了同情心,决定要为改变他们的命运做点事情;他的转变源于他在贫民窟行医时,看到了“穷人有穷人的肺结核,富人有富人的肺结核”,不改变医疗制度,穷人就没有健康。他的转变源于他看到了在西班牙内战时,西方国家的残暴和伪善,“不消灭流血的制造者,输血是徒劳的。”白求恩在给朋友的信中说:“没有谁比我更了解金钱、美酒、别墅、汽车、郊游、舞台对人的诱惑,但如果你要为人类福祉做些事情,你就必须远离他。”这是白求恩在美国特鲁多疗养治愈肺结核后写下的“要为人类福祉做些事情”誓言的经过。

    美国医生特鲁多曾建立了美国第一家肺结核疗养院和肺结核研究所。白求恩到疗养院时,特鲁多已经逝世11年了。但他对特鲁多非常崇敬,经常引述特鲁多的话来表达自己的志愿:“医疗技术的自身功能是有限的,需要沟通中体现的人文关怀去弥补。”从那时起,白求恩就把为人类进步事业献身做为人生目标。在西班牙,白求恩不顾安危奔走在枪林弹雨中,经常是从一个弹坑跳到另一个弹坑赶往火线为伤员输血。他完成了700多例输血手术,抢救了500多名伤员。他坦然说到:“前线就是刺刀见红的地方,那里每一刻都会成为人生的最后一刻。”一位美国记者惊叹:“白求恩几乎爱上了死亡。”白求恩从1938年1月8日离开温哥华直到长眠于唐县黄石口村,在中国战场整整674个日夜,他完成手术两千余例,献血五次,使数千伤员转危为安。他骑马和步行上千公里,用行动告知中国同行:“医生的岗位在前线。”他的手术又快又好,几乎每次抢救都是通宵不眠,创造了69个小时,完成115例手术的奇迹,他诊治了晋察冀成千上万村民,使根据地人民健康状况大大改善。他为我军创建了第一所模范医院和第一家卫生学校,培养了大批人才。每当别人劝他休息时,他总是在说:“我知道我需要休息,但看到从前线抬下这么多伤员,我能说请让我休息一下再为你们手术吗?”他在生命的最后十五天,完成了30余例手术,检查伤员300多人。在他告别送他回后方的三团团长时,他说:“我十二分忧虑的是前方流血的战士,假如我还有一点力量,我一定留在前方,但是现在我连站起来的力量都没有了。一个不远万里,援华抗战,把他的鲜血、才华、健康、生命全部献给中国人民的白求恩,难道不是一个无私利人的英雄吗?难道不是无私利人的榜样吗?

    第二,无私利人精神并不否认个人利益,而是倡导把国家、民族、人民、人类利益放在第一位,而把个人利益放在第二位,并愿意牺牲个人利益的英雄行为。毛泽东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视为党的宗旨,但从不否认共产党员、党所领导的军人、干部等应当有合理的个人利益。延安时期,当物质条件有所改善时,我军也发放薪水,战士1元,排长2元,营连长3元,医生和技术人员4元,团长至毛泽东一律5元。白求恩来华前,美国援华会承诺给白求恩每月100美元津贴后来没能继续实现。他在武汉时还接受了史沫特莱代表美国援华会发给他的250元中国币的津贴。在延安时,当他花完最后一个铜板时,不得不向八路军卫生部长姜齐贤说明情况。姜部长报告毛泽东后,毛主席非常不安,马上批准给白求恩和尤恩100美元的津贴。这也是毛泽东后来给聂荣臻写信,要求今后每月都要给白求恩100元津贴一事的由来。但白求恩却捐献出来用于伤员使用。可见,无私利人是指为了理想和人民利益的献身精神,而非否定个人利益,这是应当划清的界限。

    第三,一般情况下,具有无私利人精神和行为的人是少数。正因为如此,他们才成为了引领社会进步的旗帜。现实生活中,我们不能要求所有人都成为白求恩和雷锋,都成为焦裕禄和麦贤得。但是我们必须倡导和学习这种伟大精神。任何国家都需要英雄引领,印度有了圣雄甘地,才有了民族独立的旗帜,南非有了曼德拉,才有了民族和解的希望,中国有了戊戌变法六君子,有了黄花岗七十二烈士、有了三百万为理想献身的共产党烈士,才有了引领中国前进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毛泽东在长沙师范读书时就讲过:国家不振,源于自私自利,损人利己的人多,而无私利人,敢于献身的人少。毛泽东非常赞同鲁迅对国民性的批判,希望中国出现更多的“为民请命的人,舍身求法的人,不怕流血的人。”而且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一代共产党人因为做到了这一点而成为民族解放的旗帜。

    今天,我们许多人也许做不到像他们那样无私利人,但绝不能嘲笑和否定这种精神的崇高价值。一个国家没有英雄的位置,这个世界就没有这个国家的位置。每个国人,都应当对英雄敬仰之,向往之,学习之,而不是相反。

    第四,在特定条件下,无私利人精神具有一定普遍性。自古以来,有两个职业最具献身精神,一个是军人在前方流血,一个是医生在舍己救人时舍己。人类医学史上,在瘟疫流行时,在灾害来临时,在公共卫生事件爆发时,人们越发看到闪烁在医师身上的人道光芒。当肺结核肆虐北美大地,是白求恩向同行发出呼吁:“一杯水扑灭不了燃烧的罗马城,让我们一起行动。”当亚非拉人民缺医少药时,是中国2.6万名中国的白求恩服务受援国人民,并有50多名医生埋骨他乡。10多年前,当非典横行时,是1000多名中国军医奔赴小汤山舍己救人。两年前,当埃博拉疫情爆发,是1400名中国医生勇往直前。在这种特殊时刻,我们看到的是奉献而鲜有退缩,看到的是牺牲而鲜有逃兵。这就是无私利人伟大精神在医界的生动体现。当然,我们今天也面临道德滑坡的窘境,医界的某些不良风气,也在浸染我们行业。我们有时也在痛惜一些人只求物质利益,而对精神之火的普遍无视。但我们应当相信,狂风可以吹灭一根蜡烛,却吹灭不了一堆篝火。当白求恩无私利人伟大精神之火仍在燃烧时,会有更多的白求恩学子、白求恩传承人在为它加油添柴。使他照亮黎明,照亮健康中国、健康世界之路。我们应当相信,由毛泽东主席亲手点燃的白求恩精神这枚火炬,一定会在新时代燃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因为有无数的接力者在追寻他。(作者:白求恩精神研究会副会长马国庆)

    怀念国际友人柯棣华

    一、到中国抗日前线去

    柯棣华本名德瓦卡纳特·桑塔拉姆·柯棣尼斯,1910年10月9日出生在印度孟买绍拉普尔镇的一个家境殷实的高级职员家庭。1936年毕业于孟买格兰特医学院担任助教、医师。

    1937年7月7日,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爆发。11月26日,朱德总司令向印度国大党领袖尼赫鲁写信,请求支援中国抗战。印度国大党很快做出决议:派遣医疗队去中国支援抗日。在举国上下一片“援华热”的浪潮中,柯棣尼斯毅然放弃了已经拥有的稳定职业和考取英国皇家医学院进一步深造的机会,于1938年8月参加了印度援华医疗队。

    1938年9月1日,医疗队从孟买亚历山大港出发,9月17在广州登陆,辗转到达武汉、重庆。在武汉,柯棣尼斯等会见了八路军驻武汉办事处的周恩来、叶剑英等领导同志,对中共的抗日主张和战略方针有了初步了解,经过同国民党方面的情况作比较,医疗队最后决定参加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战争。

    为了表示支援中国人民抗日救亡事业的决心,医疗队成员特意请中印学会会长谭云山给每人取了一个中国名字,在字尾分别加缀了一个“华”字,柯棣尼斯从此改名称为“柯棣华”。

    医疗队经过努力争取到国民党同意放行北去延安的前夕,忽然传来柯棣华父亲去世的噩耗。大家劝他回国处理父亲的丧事,但看到日本战机对重庆疯狂轰炸造成的惨不忍睹的状况,柯棣华毅然决定留在中国,参加抗战。

    undefined

    二、“假如我不能和你们同生死,就不配在八路军里工作”

    1939年2月12日,柯棣华一行到达延安,受到了毛泽东等中央领导同志及延安各界的热烈欢迎,并被安排在八路军医院工作。11月4日,柯棣华等经过多次申请才获批准,从延安出发,于12月19日来到晋东南八路军前线司令部。朱德总司令把他们安排到129师771团,参加了武乡战斗和洪水战斗等战地救治工作。

    1940年3月,柯棣华等被派往晋察冀军区。半年时间他们辗转数千里,风餐露宿,多次通过敌人封锁线,一路上还为大量伤病员诊治、做手术。8月17日终于来到河北省唐县葛公村,受到晋察冀军区白求恩学校及其附属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和边区军民的热烈欢迎。随后,柯棣华被分配到白求恩学校任外科教员。

    1940年9月,“百团大战”第二阶段战斗打响了,柯棣华等坚决要求到前线去。时任白求恩学校校长的江一真不同意柯棣华去,因为之前已经了解到他患上了绦虫病。但在柯棣华的强烈要求下,江一真只好同意了,但条件是:不可直接参加火线救护、不能连续工作10小时以上。

    柯棣华与同志们在战斗前沿搭起了手术台,战斗在激烈地进行,手术台上方的屋顶被震得直颤,情况十分危险。大家考虑到柯棣华的安全,一再要求他撤下去,他却坚决不肯,甚至发火说:“假如我不能和你们同生死,就不配在八路军里工作!”就这样,柯棣华和大家在前线工作了13天,直到战斗结束,共救治伤员800多名,并为其中558名伤员施行手术。在战斗最紧张的时候,他曾连续工作3天3夜没合眼,坚持在工作岗位上。

    三、“我对你们的学业负责任,也就是对抗战胜利负责任”

    柯棣华在前线时,江一真接到毛主席让他立即取道延安回印度的电报。因为他已经过了预定在中国工作一年的时限。但面对战斗频繁、伤员很多、医务人员严重缺乏的现状,柯棣华坚定地说:“这里需要医生,我不能走!”

    为了尽快提高自己的汉语水平,以适应教学工作的需要,柯棣华坚持刻苦学习中文。随着汉语水平的逐步提高,授课能力得到了显著改善。在十分繁忙的教学工作之余,柯棣华还挤时间编撰了《外科总论》。这部著作密切联系游击战实际,提纲挈领,深入浅出,非常适用有效。

    最初,学员们觉得柯棣华能够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参加抗战就很不容易了,教学上有了问题有时也不好意思发问。柯棣华得知后,激动地说:“自从我参加了八路军,便自以为是其中一员了。没想到你们把我当客人,这真使我难过!”又说:“我对你们的学业负责任,也就是对抗战胜利负责任,我希望你们能与我真诚相见,这样才有助于教与学。”他诚恳的态度使学员们深受感动。

    四、“我决不玷污白求恩的名字”

    1941年1月,聂荣臻专门找柯棣华谈话,请他出任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院长。当时,柯棣华认为自己不适合做行政工作,经江一真鼓励,才接受了这一光荣的任务。在就职会上,柯棣华激动地说:“这是白求恩工作过的地方,我决不辜负你们的期望,决不玷污白求恩的名字,我要像他一样,献身于你们和我们的、也属于全人类的反法西斯事业。”

    为了搞好医院工作,柯棣华阅读了所有能够收集到的白求恩的遗文和书信,拜访了许多与白求恩共事过的同志。他非常钦佩白求恩的科学态度,像白求恩一样开拓进取,创新工作,制定了教学实习、领导干部轮流查房、医生护士周工作汇报会、伤病员排班等许多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

    柯棣华和白求恩一样对工作极端负责任,带领大家不分昼夜,在非常简陋的条件下为伤员和老百姓做了许多大手术。一天夜里,他本来已经为10名负伤民兵连续手术到了天亮,刚要准备休息,这时又送来两个症病人。大家本想不告诉他,柯棣华得知后,又亲自上台为病人做了手术。事后他严肃地对大家说:“作为一个医生,抢救病人是第一位的事,休息是第二位的事。”

    他像白求恩那样,对待伤病员极其热忱负责。他经常不辞辛苦巡视散布在村子里各家各户的病房。常常亲自护理伤员,甚至亲自给病号喂饭。行军路上,他更是形影不离地跟着担架走,亲自照顾伤病员。他还把自己的被褥、衣服拿给伤员用。

    当年在白求恩学校及其附属医院驻地唐县葛公村老百姓中传颂着这样一副对联:“华佗转世白医生,葛公重现黑大夫”。在柯棣华领导下,医院各项工作开展的有声有色,为战争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聂荣臻司令员称赞他是献身于中国抗战事业的第二个白求恩。

    五、“你不要拿我当客人,应该拿我当个能冲锋的战士”

    由于1941年敌人实行秋季大“扫荡”,加之1942年大旱,造成了边区军民的严重饥荒。晋察冀军区为此做出一项专门规定:部队不得在驻地附近撸树叶、剥树皮,那是留给群众救急用的。生活如此艰苦,健康人尚且吃不消,何况柯棣华还是个绦虫病患者。

    聂司令员很关心柯棣华的身体健康,经常嘱咐白求恩学校领导,要尽一切努力照顾好他的生活,具体到要给他单独做饭,要尽量让他能吃上细粮和肉等。而柯棣华拒绝了对他的特殊照顾,总是和大伙儿一起在大食堂吃饭,在最困难的时候,甚至与大家一块儿吃黑豆。聂司令员派人给他弄来一些补养品,他也全部分给了伤病员。有一次,军区卫生部叶青山部长到学校来看望他,发现他又消瘦了许多,深表歉意地说:“边区条件艰苦而且非常危险,请多包涵。”听到这话,柯棣华握住叶青山的手,激动地说:“为什么说包涵?叶部长,这‘包涵’两个字在你们中国是个很客气的字眼,你怎么能这样说?你不要拿我当客人,应该拿我当个能冲锋的战士!”

    六、“我将永远和解放区的军民一起战斗,直到流尽最后一滴血”

    知道柯棣华患上绦虫病后,江一真和同志们更加关心他的身体健康了。但是,柯棣华却依然倔强地拼命工作,而且不听劝阻还参加了夜晚到敌占区背粮的行动。特别是到了1941年6月,他病情加重,开始出现癫痫、晕厥。尽管也采取了不少治疗办法,但就边区当时的条件,很难取得理想效果。

    聂荣臻得知柯棣华的病情后,立即指示江一真抓紧把他送到后方去治疗,但柯棣华却坚决不肯。后来,聂司令员亲自劝他,他也谢绝了。

    经过几年来与毛泽东等中共领袖及与以聂荣臻为代表的八路军将领和广大边区军民生死与共的战斗生活,柯棣华对共产主义崇高理想有了深刻认识和向往。有一天,他突然问江一真:“一个外国人可以加入中国共产党吗?”江一真笑了,因为他早就知道柯棣华有入党的愿望,并且认为他已具备了入党条件。

    请示上级党组织后,江一真做了柯棣华的入党介绍人。1942年7月7日,柯棣华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庄严地表示:“我将永远和解放区的军民一起战斗,直到流尽最后一滴血。”

    入党后,柯棣华工作更加勤奋,为了适应教学需要,他在抓紧编完《外科总论》讲义后,接着又开始了编写《外科各论》的艰苦工作。

    到了1942年夏天,柯棣华癫痫频繁发作,每次昏厥时间也渐次延长。12月8日夜里,他的癫痫病又发作了。消息传来,江一真立即向柯棣华住处奔去。推开那间低矮的农舍木门,江一真一眼看到躺在炕上的柯棣华那原本黝黑的脸膛,变得十分焦黄,嘴角上挂着白沫和血丝,他的妻子郭庆兰正在用毛巾为他擦拭。见江一真进门,柯棣华吃力地支撑着要坐起来,并歉意地对江一真说:“没关系,你去休息吧。”话音刚落,他的病再次发作,全身剧烈抽搐。之后,每隔一会儿就抽搐一次,一次抽搐十几分钟。经全力抢救,都未能奏效。

    12月9日6时15分,柯棣华不幸病逝于河北省唐县葛公村,年仅32岁。

    12月18日,葛公村举行了万人追悼大会,白求恩学校的师生和方圆几十里的边区军民来给柯棣华大夫送葬。柯棣华的遗体安葬在了唐县军城白求恩墓旁。

    12月30日,延安各界集会追悼柯棣华,毛泽东题写挽词:“印度友人柯棣华大夫远道来华援助抗日,在延安华北工作五年之久,医治伤员,积劳病逝,全军失一臂助,民族失一友人。柯棣华大夫的国际主义精神是我们永不应该忘记的。”朱德总司令在追悼大会上讲话,同日在解放日报发表了《纪念柯棣华大夫》一文。

    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柯棣华大夫永远活在中国人民心中!(作者:白求恩精神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栗龙池)

    (上文摘自《尊龙凯时报》第682期第7版)

    我要评论: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

    推荐文章

    地址:尊龙凯时省长春市前进大街2699号
    E-mail:jluxinmeiti@163.com
    Copyright©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尊龙凯时党委宣传部 版权所有

    手机版

    400 Bad Request

      尊龙凯时·(中国)人生就是搏!

      Bad Request

      Your browser sent a request that this server could not understand.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