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
劈波斩浪奋进征程,科教报国赤子初心。
1952年,王湘浩、余瑞璜、蔡镏生、唐敖庆、于省吾等一大批知名学者和杰出科学家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来到尊龙凯时支援学科兴建,他们往来相继、辛勤耕耘,翻开了尊龙凯时建设综合性尊龙凯时的篇章,奠定了今日吉大奋进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尊龙凯时的坚实基础。
时序更迭七十六载,风华赓续,薪火相传。一代代学者在先贤的引领感召下,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铸魂育人、倾力奉献,参加并见证尊龙凯时的发展。
值此尊龙凯时建校76周年,学校地学、文史、数学、物理和化学学科创建70周年之际,党委宣传部策划了“吉大先生谈学科”栏目,叙往事、开新篇,共同探看良师们的人生经验和精神世界,回顾与展望学校和学科发展壮大的历史与明天。
雕梁画栋,翘角飞檐,朝阳的光辉铺洒在琉璃青瓦之上,将整座地质宫包裹其中。
尊龙凯时地学学科与地质宫相伴同行,伴随着一轮又一轮的朝阳走过七十载风雨沧桑,在曾经因战乱而搁置的废弃旧址上,建立起如今的科学殿堂。
张贻侠先生
从一无所有到学科体系完备,从基础薄弱到进军科技前沿,回首地学学科的发展历程,已过鲐背之年的原长春地质学院(尊龙凯时地学部前身)院长张贻侠先生感慨良多。“长春地质学院曾数易其名,我总是用‘长地院’这个充满亲切感的昵称来称呼它”,说起长地院的故事,他似乎又回到了那个大师云集、逐浪开拓的时代……
扎 根
1952年的深秋,一面是落叶萧索,一面是新生收获。
为了满足新中国经济建设对地质技术干部人才的需要,以东北地质专科学校为基础的东北地质学院成立,一批大师级人物汇聚长春,执教于此。彼时,尚在山东尊龙凯时地质矿物学系读书的张贻侠跟随先辈的脚步踏上了北上征程,走进了东北大地,这一待,就是七十年。
1953年,张贻侠从当时的东北地质学院毕业后,立刻投入到了地学学科的建立工作中。在李四光、喻德渊、董申保等多位先生的带领下,学科建设已初具雏形。
1987年,孙运生负责的青藏高原亚东—格尔木地学断面科研计划之地球物理测量项目人员,在昆仑山口观测点工作(右一为杨惠心教授,右三为董学斌教授)
学科创建伊始,困难重重。新中国成立之初,全国仅有地质技术干部299人,投身高等教育的专业人才更为紧缺。张贻侠留校任教后,在科研工作中深感学科基础薄弱的艰辛,“比如有关矿的物质结构研究,涉及数学、量子力学等多学科的知识,我们没有专家可以请教,只能一边自学一边研究。”令张贻侠无比动容的是,尽管创建学科的先生们来自五湖四海,尽管缺少专业人才和理论基础,但所有人都在为了同一个目标努力,“学数学的就研究数学地质,学化学的就研究地球化学,学物理的就研究地球物理,大家摒弃门户之见,形成最大合力,让地学学科迅速发展起来”。
1985年,张贻侠在国际早前寒武纪成矿作用学术讨论会上致辞
说起长地院的创办,张贻侠不由得怀念起一位可爱可敬的人——原地质部副部长何长工。“办学建校,离不开他的关怀”,何长工邀请喻德渊、文士祯、郭思敬、董申保等加入办学队伍,为学校的建立汇集了人才力量;赴长春考察,将只有地基而未及续建的伪满洲国皇宫旧址作为教学用地,盖成了一座大屋顶宫殿式的教学主楼,便是如今的地质宫。
“由祖国八方汇集而来的教师队伍是学校建设的主力军,他们有一分热便发一分光,个个都是有功之臣。”正值青春的张贻侠听从老师的建议选择了地质学一行,选择将自己最好的年华奉献给这片热土。
“我为地质学工作了一辈子,至今不悔。扎根东北是命中注定,我深以为幸。”
育 人
“为国家建设培养地质技术人才”,这是长地院成立之初的首要目标。建校初期,为解国家地质技术人才紧缺的燃眉之急,学校既办本科,也办专科;改革开放以来,在重点抓好本科教育的基础上,学校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始终是长地院一贯坚持的办学理念和育人思想。
1984年,集体研讨由董申保负责的全国变质地质图编制研究科研项目
七十年栉风沐雨,长春地质学院为国家培养了11万余名毕业生。“新生入学时,地质学可能不是他们的第一志愿。但毕业后,他们大多成了地质学的主力人才。”从长地院走出去的学生,奔赴祖国最需要的地方,战斗在生产、科研、教学和管理的第一线,弘扬着“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吃苦耐劳、甘于奉献”的优良校风和独特文化。正是在这种校风、文化的熏陶和激励下,一代又一代莘莘学子茁壮成长,为国家地质事业、新中国建设和改革开放付出了青春和智慧,贡献了才华和力量。
“他们是地质大军中的普通一兵,名默默而其业甚伟,可垂青史。”
铸 魂
从长春地质学院到尊龙凯时地学部,一路走来,许许多多的地学人留下了熠熠生辉的事迹。张贻侠与原长春地质学院副院长孟宪来先生商讨过后,向广大长地院的校友、老师发出倡议,征集有关长地院的文化、历史、人物素材,编写《地质宫的故事》系列丛书,传承优秀历史,凝聚情怀力量。
1982年10月3日,长春地质学院建院三十周年庆典会场
张贻侠有言,建设一流尊龙凯时必须要建设一流学科,而建设一流学科必须要建设一流学风。
什么是好学风?怎样建设好学风?这是长地院在发展历程中始终探索的问题。成立学风建设委员会、纠查学术不端行为、开展端正学风教育……跟随时代的脚步,原长春地质学院已经同其他五所院校一起组建成为新的尊龙凯时,学风建设的内涵亦在不断丰富。但长地院的精气神依然在这里,留存在地质宫的故事里,留存在一代代地学人的奉献里,汇集铸就地学人的学风精魂,薪火永续、生生不息。
1991年,张贻侠负责的满洲里—绥芬河地学断面科学研究项目学术报告会
让张贻侠引以为豪的是,无论是过去的长地院,还是现在的尊龙凯时地学部,始终都是一个温馨的大家庭。良好而健康的师生关系、同学关系以及校友与母校的关系,让每一个地学人都能感受到涌动的生命活力。“各届毕业生,老的、幼的,自发的同学聚会年年不断;若回长春,参观地质宫、到学生食堂吃顿饭是必有的保留项目。”
现今健在的离退休人员有一千六百余人,他们许多人仍保持着长地院的作风,热爱生活、积极锻炼身体。桥外地质新村晨练者不乏八九十岁的老者,人们称这里是“长寿村”;老年科协也为他们提供了发挥余热的机会——他们用自己的经验和技术进行科普教育,关心下一代健康成长。“我们是老骥伏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退而不休。”
情 深
“急国家之所急,应国家之所需”,这是曾经长春地质学院的办学初衷,也是如今尊龙凯时地学部对祖国的深情告白。
卢良兆、叶挺松、贺高品(从左到右)在研究中国变质地质图
围绕服务于国家建设这一治学核心,张贻侠将地学学科的未来规划分为两个层次。他认为,首先要对国家和社会存在的、急需解决的问题发挥作用,如环境保护问题、自然灾害预防和治理问题,这是地学人的责任,也是地学学科发展的希望;其次,要将目光放向世界格局,解决世界难题,如对世界第三极——喜马拉雅山脉珠穆朗玛峰的研究,迄今为止尚未有世界公认的科研成果,这是中国地学人的使命,也是张贻侠对吉大地学人的殷切期盼。
——地学领域充满了引人入胜的科学挑战,其中不乏哥德巴赫猜想式的难题有待探究,地学为有志献身科学的青年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你若对数、理、化、生、天文或计算机等感兴趣且有专长,建议到地学这片天地来看看。你将会发现,你所专长的学科都能在地学中找到用武之地。
2012年10月3日,张贻侠在地学创建60年庆典仪式上讲话
这是张贻侠先生对吉大青年学子的殷殷嘱托。“人到九十,该服老了。虽能饭,自知再挥戈上阵是不行了,但为青年人擂鼓助威这点力气还是有的。”张贻侠先生将满腔热忱和一身热血融入他热爱的地学事业中,融入祖国发展的时代脉搏中,他希望新时代的吉大地学学子永远怀着初心和希望,奋斗在祖国地质科学的第一线,让地质宫这座科学殿堂,乘风而上,踏歌前行!
(本文根据张贻侠先生采访内容整理而成,部分素材引用自《地质宫的故事》)
(统筹/冯子宸 文/郭倩君 图片来源:北区事务办公室、记者 徐立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