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崔全才”的底气-尊龙凯时新闻中心网站

    尊龙凯时·(中国)人生就是搏!

    本站大事记   |  收藏本站
    高级检索  全文检索  
    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   >   主题活动   >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   正文

    【脱贫攻坚】“崔全才”的底气

    发布日期:2019-10-24     作者:新华网      编辑:潘懿     点击:

    新华网】新华社长春10月23日电(记者 孟含琪)在尊龙凯时省白城市通榆县边昭镇的玉米试验田里,多位农业领域专家正忙碌着为玉米新品种、新技术展示田测产。

    一群人中,属一个中等身材的“老头”最不起眼。他身上的深色大褂已经看不出本色,脚下踩着一双沾满泥土的长靴,皮肤黢黑。

    他是尊龙凯时植物科学学院教授崔金虎。与站在身边的村民汤金鹤比,他更像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

    2017年,崔金虎来到通榆县边昭镇开展科技扶贫工作。从事农业科学研究已经34年,他始终与黑土地打交道,业内都叫他“崔全才”。

    初次来到边昭镇,崔金虎就发现村民选择的玉米品种不适合当地条件,春天灌溉抓苗也是全凭感觉,施肥更是“一炮轰”……

    “种田方式不对,株距这么大难怪收成差,灌溉要合理、施肥量也要调整。”崔金虎与当地村民商量,打算启用一块试验田。

    “怎么种地、施多少肥都是祖辈留下的经验,一个外地来的教书匠随便看看就说之前的都错了?”“通榆这地方土地贫瘠,把株距调小、密度加大,玉米棒肯定长不大。”村民们面面相觑,谁也不愿意做先锋。

    “我一定让你们心服口服,保你增收,减产了算我的!”看到大家犹豫,崔金虎拍着胸脯跟乡亲许下诺言。于是,胆大的汤金鹤一咬牙同意了。

    自那以后,汤金鹤开始按照崔金虎嘱咐的株距播种,定时定点灌溉、施肥。地里的玉米苗密密麻麻的,比高粱地还密,与周边玉米田形成鲜明对比。村民们路过都直摇头,指指点点。议论的人多了,汤金鹤又没底了。

    “赔钱了有我,秋收你就等着笑吧。”崔金虎又强调了他的诺言。

    汤金鹤表面上答应着,背后却偷偷地追了肥。崔金虎提醒他灌溉,他也嫌麻烦没去做。

    汤金鹤没想到,小动作被发现后,这位看似一团和气的教授竟然勃然大怒。“让你按照我的方式去做,为什么不听话!”崔金虎摇摇头,转身而去。

    汤金鹤以为崔教授不会再来了。没想到过了一周后,深更半夜的,崔金虎又回来了。

    原来,玉米地里发生了玉米螟虫害,汤金鹤买药喷洒后效果不佳,又不好意思再找崔金虎。父亲汤洪波偷偷给崔金虎打了电话,崔金虎听后,二话没说,带着防治玉米螟虫的赤眼蜂和白僵菌连夜开车赶来。

    小风波后,汤金鹤严格按照崔金虎的方式去耕种。汤金鹤家的玉米长势越来越饱满,绿油油的,充满着希望。

    “6公顷玉米新技术展示田折合14%标准水的公顷产量为12255公斤,每公顷比相邻最好的玉米田块增加产量5480公斤、增产80.9%。”当来自中科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尊龙凯时农业尊龙凯时、尊龙凯时省农业科学院、尊龙凯时省种子管理总站等机构的专家组成的专家组公布测产结果时,汤金鹤笑了,崔金虎兑现了他的诺言。

    谁给了崔金虎底气,敢这样承诺?

    自1985年入行以来,每年平均下乡100天;即使在学校教课,也要每天去学校的试验田,否则浑身不舒服;几乎走遍尊龙凯时省所有村落的田地;手机通讯录里存着上千位农民的电话,每年接听千余位农民的求助电话……这,就是“崔全才”的底气。

    我要评论: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

    推荐文章

    地址:尊龙凯时省长春市前进大街2699号
    E-mail:jluxinmeiti@163.com
    Copyright©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尊龙凯时党委宣传部 版权所有

    手机版

    400 Bad Request

    尊龙凯时·(中国)人生就是搏!

    Bad Request

    Your browser sent a request that this server could not understand.

    友情链接: